种业发展的路在何方
“坚持正品道路,反对套包制假;坚持质量第一,反对劣质制假;坚持田间服务,保障农民利益;坚持研发创新,壮大民族种业。”这是日前在甘肃省白银市召开的中国种业发展座谈会上,与会的种业界代表共同发出的倡议。“这个倡议书道出了我们种业企业的心声。应对竞争,国内种业企业必须加强行业自律。”甘肃五谷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晓说。
“虽然目前国内种业企业与跨国种业企业的差距仍然较大,但随着国家支持力度加大,本土种企正在奋起直追。”华奥农科玉有限公司经理周传利曾经担任外国大型种企销售总监,对此感触很深。
“应当理性对待国外种企,不能一味喊‘狼来了’。部分国外企业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促成国内种子市场展开竞争。当然,长远看,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还是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甘肃省农牧厅种子管理局局长常宏说。
不少种业界人士都认为,当前是国内种业发展难得的机遇期。去年底出台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种业发展的时间表,将现代种业发展目标分为2015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前5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到2020年,将培育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前5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中信证券企业金融服务部总监苏敏分析,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大多经历机械化农业、化学农业、生物农业等若干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农业也正从化学农业走向生物农业,尤其是土地规模经营后,农民在购买种子时不仅关心价格,更加关心效益,这种变化促使种业盈利模式升级。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种业集中度将大大提高。
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种业还未做强,却遇到了产能过剩。”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福兴说,“像玉米种子,单粒精量播种技术使亩用种量由原来的3至4公斤减少到1.5至2公斤。按照每亩用种3.5公斤算,全国5.2亿亩商品玉米种植面积总用种量由18.2亿公斤,降低至7.8亿公斤左右。”
产能过剩,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内种业发展缺乏规划,种企盲目扩大生产。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种企6200多家,大多研发能力不强,具备“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的企业不足百家,种业前10强企业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不过15%。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说,我国种企“多、小、散、弱”的状况正逐步扭转,但还需进一步加快整合步伐。
种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种企的研发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前50强种子企业的年研发投入不足2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种业十强的种业研发投入占同期销售额比例高达10%至30%,2010年至2011年度世界种业十强的研发投入总额为44.78亿美元,差距显而易见。
对此,种企经营者也有些无奈,除了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外,市场上假冒伪劣和套包产品层出不穷,也严重影响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有时甚至新品种刚审定通过,套包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出售了。”周传利说,“造成这个局面,一方面是违法生产的成本低,利润高;另一方面,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种子市场环境仍需进一步净化。”
加大执法力度水平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企业为种业发展的主体,今年出台的种业发展规划,核心就是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马淑萍表示,今后还要积极推进科企合作,促进科研单位的育种人才、技术等向企业流动。同时要从金融、税收、保险等方面建立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种子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种、质量和服务的竞争。种企还要在亲本繁殖、种子生产、干燥加工、种子处理和种子检验等环节提升技术水平,加强质量控制。”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春庆教授说。
苏敏建议,不同阶段的种企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利用证券市场的力量。比如中等企业可以利用中短期贷款、私募债、私募股权融资等形式,获得资金支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费用。
业内专家表示,种企的健康发展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让执法行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