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失衡2014年玉米市场难现突破性行情



回顾2013年玉米市场,国内外由于丰产导致玉米供给宽松,玉米价格均出现下跌,国外玉米价格下跌幅度大于国内。国内玉米价格在玉米丰产以及深加工需求不足等多重利空因素压制下弱势运行,但托市政策和运费补贴的利好支撑下,玉米价格跌幅有限。国家粮食局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13/2014年度我国玉米单产为6.024吨/公顷,同比增长2.62%,玉米总产量为2.15亿吨,较去年增长937万吨左右。展望2014年玉米市场,虽然供应压力不小,但有限的进口数量和有望攀升的深加工需求,再加上收储政策的利好,预计玉米价格难有大幅跌涨,整体将受供给压力影响而弱势运行。

2013年我国玉米市场行情回顾

与前两年相比,2013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异常平静,基本呈现区间波动的走势,全年均价基本在2350~2450元/吨之间波动,年内价格波动仅100元/吨,2012年年内价格波动150元/吨,2011年波动幅度高达450元/吨,这是我国玉米市场供应增加、需求增速放缓背景下供求格局迎来拐点的一个印证。当然,按照月度来看,国内玉米市场继续沿袭了其受季节性和政策因素双重影响的特征。

(一)2013年我国玉米现货行情回顾2013年年初,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产区农户售粮意愿提高,玉米集中上市压力较大。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春节之前农民卖粮热情有限,导致大量粮食推迟至年后售卖;二是冬天东北地区雨雪天气较多,增加粮食水分含量,加之气温升高后,高水分玉米不易保存,导致农户集中抛售。而南北港口玉米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价格承压回落。4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持续笼罩在H7N9禽流感疫情对家禽乃至饲料养殖业的不利阴影之下,受此影响玉米价格不断下跌,并跌破上年新粮上市高峰的最低水平。生猪养殖深陷巨幅亏损泥潭,畜禽养殖业低迷,禽料销售大减,玉米饲用需求量大减。直至5月份,随着禽流感疫情的缓解,东北天气及政策等利多因素使得国内玉米市场行情重返上行通道。虽然原料玉米价格持续下跌使得深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但下游产品需求持续低迷,库存积压现象较为严重,产品销售压力较大,企业盈利并未见明显好转。

截至5月31日,中储粮本年度临储玉米累计收购量总计3083.2万吨,成为继2008/2009年度的3571万吨之后的历史第二大临储收购库存。6月份正值国内新麦上市阶段,国内玉米市场购销活动略显清淡。农户手中余粮下降至较低水平,且基层粮源中优质玉米数量较少,多数玉米霉变率在3%~4%,市场粮源流通量明显下降,尤其优质玉米的供应更显紧张。

与此同时,东北临储玉米跨省移库方案确定,但对于南方销区的影响有限。6月下旬,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继续温和上扬,南方销区需求平淡以及北方港口高库存水平使得市场不温不火。

2013年7月至9月属于国内玉米市场青黄不接时期,按惯例,玉米价格在此时期应坚挺上涨,但2013年情况较为特殊,受制于上年东北玉米产量大幅增加,而2013年上半年市场购销活动一直相对清淡,加之市场需求整体偏弱,玉米价格不涨反跌,饲料企业采购步伐转向谨慎,尤其是前期饲料企业普遍看涨玉米,玉米库存备货较为充裕,一些饲料企业可以用到9月中下旬,另外一些库存不足的饲料厂也以随用随买为主。再加上8月初南方春玉米开始上市,对陈粮销售形成一定的压力,而且炎热夏季玉米保存难度加大,使得国内产区大型贸易商及粮库出货意愿增强,陆续释放手中库存,短期内玉米总供应量表现充足。虽然9月初,产区优质粮源供应量持续缩减,东北优质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且南方港口及部分销区价格也同步上扬,但仍未改变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整体偏弱局面。而深加工企业在原料成本高企、下游产品销售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已经维持了2年的亏损运行,2013年情况仍不如上年,行业开工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深加工用量不大,制约玉米行情。与此同时,国际玉米价格也创下年内新低。9月中旬天气转凉,加之受国庆、中秋假期支撑,国内猪肉消费量提高,养殖盈利转好,9月份饲料消费继续环比增加,且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消耗,国内大部分饲料企业有补库需求,采购玉米积极性大幅提高,玉米需求量增加,其间又因煤炭运输增加,南北多地铁路运力显现紧张,船运运费上涨,物流运输成本增加,带动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大涨。

到了9月下旬,各种利空因素纷至沓来,打压玉米价格:一是秋粮收购到来,新年度玉米大获丰收,新玉米供应压力明显;二是“十一”过后,生猪和鸡蛋消费明显减弱,价格也呈现震荡下跌态势,且局部地区猪病或将提前扰市,影响猪肉消费,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下降,水产养殖也进入淡季,玉米饲用需求明显进入下降阶段。而淀粉需求进入传统性平淡季节,采购玉米热情普遍不高;三是2013年玉米进口配额720万吨将在年底到期,第四季度进口玉米将大量到港,给国内玉米带来利空影响。在国内玉米再获丰收、市场需求表现不佳及国际市场低价玉米进口增加的背景下,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相继出台,玉米市场“政策市”特征凸显,其价格整体呈“北强南弱、窄幅波动”格局。

国际市场方面,在全球玉米丰产预期增强及转基因玉米频频遭遇退货等因素影响下,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创下3年内低点。

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11月22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下发《关于2013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和大豆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中储粮总公司于11月25日在东北地区全面启动临储玉米和大豆收购。2013年生产的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均比2012年提高0.06元/斤。另外,《通知》中提到:“符合条件的关内企业到东北产区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采购粳稻、玉米,国家将按140元/吨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今年东北地区搭建露天储粮设施费用标准一次性提高至117.35元/吨。”《通知》又强调,严禁进口玉米进国储。此外,生猪价格稳中上涨,养殖利润有所改善,加之小麦玉米价差扭转,饲料中小麦替代玉米的优势完全丧失,玉米价格优势凸显,饲料厂调整配方,增加玉米的采购。

在2013年最后一月中,玉米价格震荡小幅回落。临近春节,部分农户将面临还贷压力,且不看好年后玉米走势,春节前售粮积极性增加,玉米供应压力增强。

11月25日东北地区临储政策启动后,在对江苏等16个省的140元/吨运输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很多南方地区的用粮企业和贸易商把玉米采购重点放到了东北地区,而对于华北及西北地区玉米采购量大幅下降,压制玉米价格走低,而南方港口也因补贴粮,价格大幅走低,东北产优质玉米跌至当年最低点,区间在2350~2360元/吨。另外,冬季天气寒冷,养殖场环境封闭,开始出现疾病、禽流感及部分区域生猪疫情,令春节前后国内养殖户加大畜禽出栏力度,生猪价格震荡下跌,养殖户补栏心态较为谨慎。在宏观经济一直不景气的背景下,酒精企业开工率并未因生产利润好转而大幅提升,淀粉糖等淀粉副产品需求欠佳,价格呈弱势,企业加工仍处于亏损中,继续保持低开机率。因此玉米价格再度出现震荡小幅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