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的转基因不光只有木瓜

食用转基因,可能吃到的有那些?

“传统的木瓜品种很容易遭遇病害,转基因的则不同,这也是木瓜的转基因研究在国内起步比较早、推广比较快的原因。”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说。

1996年,国外开始了农作物的转基因应用。与此时间相隔不远,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的华南农业大学等机构就已经在转基因木瓜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

“转基因木瓜在种植推广以及食用推广前,都经过了大量科学试验。”黄大昉透露,“中国是最早制定转基因标准的国家之一,而且制定的标准有些与世界各国的标准相同,有些则更严。”

黄大昉说,转基因作物在作为食品走向市场之前,必要的科学试验一项也不能少,包括各种环境试验与食品安全试验。

环境试验对不同的转基因作物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抗虫作物要测试其对害虫有何影响,对益虫有何影响,对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其他作物有何影响……;食品安全试验包括营养试验、毒理学试验以及过敏性试验,这些试验的每一步都有极为详尽的要求。

其实,除了木瓜是国内惟一种植的用于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品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还会接触到许多间接食用的转基因产品,包括人们在超市常见的转基因大豆油、用转基因饲料喂食的畜牧产品等。

“有些甜玉米在国外是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品,还有不少作物用于制作食品加工原料。美国70%的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有转基因玉米,也有转基因大豆。”黄大昉说,“一些加工原料,中国也有进口。”

食品安全性,不经人体试验行吗?

中国农业大学几个月前曾经用转基因大米喂养小型猪做动物试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有不少人疑虑,转基因食品测试只通过动物试验而不经过人体测试,是否能保证安全。

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黄大昉说,实际上用鼠类等动物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测试,不仅是中国在用,全世界都在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测试并非有些人想象的人体测试。

现在通行的转基因安全测试一般都用鼠类,以高剂量、多代数、长期饲喂来进行评估。大鼠通常有2年的生命周期,3个月的评估相当于其八分之一的生命周期,2年的评估则是其整个生命周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评估一部主任徐海滨也明确表示,用人体做转基因食品安全测试是行不通的,这和药物的人体试验在技术上有根本的不同,况且在任何国家,用人体做转基因的安全性试验也是存在伦理障碍的。

徐海滨说,现在所有的转基因安全评价,遵循的原则是化学物评价原则里的毒理学公用原则,也就是说,可以用动物学的实验来推测人体的实验结果。如果动物实验已经证明是安全的,就不必做人体的安全评估,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估原则。

转基因食品,将来会是惟一选择?

几天前,欧盟批准了美国杜邦生产的新型转基因玉米在欧洲推广。一向对转基因持谨慎态度的欧盟,正在逐渐接纳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荣誉主席克莱夫·詹姆士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在过去的18年里已经增长了100倍以上,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保障粮食安全,这与日益恶化的粮食生产环境紧密相关。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曾经做过一项预测:到2050年,因气候变化的影响,会造成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要作物的大幅减产。与之相对应的是价格急剧攀升,其中小麦价格的最高涨幅可能达到102%。

“粮食价格指数每上升10%,全球就会有1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两年多以前就曾测算过。

面临未来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转基因会是我们惟一的选择吗?尽管一直致力于转基因技术的推广,但克莱夫·詹姆士更希望人们有更多的选择。

“有些人喜欢传统食品,有些人想买有机食品,有些人选择转基因食品,不管是传统的、有机的还是转基因的,大家愿意选什么就选什么。” 克莱夫·詹姆士说,“我们在做的工作,其实是在分享知识。在分享知识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去选择的权利。我们的使命是希望能够减轻贫困,减少饥饿。”

其实,转基因只是未来的选择之一;选择权——才是我们不变的选择。(匡峰)

链接

黄金大米两年以后上餐桌

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最新的全球转基因种植报告中,一年多前因人体试验引发轩然大波的“黄金大米”再次引来关注。这份报告预测,2016年 “黄金大米”有可能在菲律宾率先进入实际的商业推广。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全球协调员兼东南亚中心主任Randy Hautea透露,“黄金大米”是一个多国共同参与的国际性项目,涉及了很多国家,其中全球大米研究中心是这个项目的牵头者,负责推动“黄金大米”项目的发展。根据目前从其获得的相关信息,预计2016年菲律宾将有可能成为第一个批准黄金大米商业化的国家,不过这些依然取决于监管部门具体的监管审批过程。如果进程稍慢或是有新的监管要求,也有可能再拖后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