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种业小而散乱的问题解决迫在眉睫
国务院新闻办13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分别介绍加快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张来武介绍,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种业大国。从最强的国家竞争,从中国的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来说,中国的种业小而散乱的问题解决迫在眉睫。所以,当年在博鳌论坛上开始按照中央的要求,牵头会同几个部门,给中国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进行重构再造,就是说,它的重构再造不仅是各种种业,就是几大农作物,包括动物,林草进行一个布局,区域有布局,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和种业产业化过程,以及怎么能够增长市场竞争力,做强做大。这个体系重构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当时设计种业创新在科研计划管理改革中要必须把种业作为关键来改造。种业的成果要推广,就是说,不能每个专家拿到自己的口袋里,要有一个托管体系,之后是交易体系。种业创新基金不仅仅是财政部的资金,还要有社会资金。
第二,重构设计的再好,最终谁来实施?靠政府的观念实施,那中国的种业永远没有前途,因为最终是一个市场行为,因此,一定要创新驱动的本质和过去驱动的本质,过去传统驱动力可以投资推动,甚至政府代替市场推动,但是创新驱动的本质不同,是依靠人、依靠人力资本,就是这种评价的标准有一个核心的指标在这里。因此,我们的种业进行了科技特派员方式,我们用科技特派员的专项实施再造。就是说,将有成百上千的科技特派员,叫职业农民,职业农民包括法人实施种业体系的再造,培养种业体系的新型主体力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有一个制度要把种业的新型的经营主体,从科技特派员开始做起,有知识、有市场眼光的、有组织能力的、有能够把市场信息、科技金融、管理和整个的种业的技术能够一体化的体系的市场力量,把它组织起来。这种力量的来源,我们将会变成职业农民,就是说种业体现为了谁来种地、谁来解决种业,包括生物技术,是生物专家,还包括在种业市场上是什么人,他是市场推销者,所以一定要职业化。对中国的种业体系。因此,对中国种业体系的实施是中国现代农业能不能成功的关键之一。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深入讨论。 (中工网)(责任张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