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专家李生荣研究员

为了大地的丰收 ——记小麦育种专家李生荣研究员 本刊编辑部 现任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名誉所长,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麦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市州麦类联合育种攻关组组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站长,中国作物学会小麦产业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农业科技通讯》杂志编委的李生荣研究员,1952年生于四川省绵阳市,1977年四川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 李生荣研究员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南优质高产冬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国家小麦育种攻关“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审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绵麦367的中试与示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研究专项“弱筋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高产优质配套栽培研究”,四川省小麦育种攻关课题“小麦优质专用品种和杂交小麦育种研究”,四川省农业厅重点项目“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杂交小麦育种新材料研制及强优势组合筛选”等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35项。 李生荣研究员从事小麦研究36年,育成小麦品种31个,均通过品种审定。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育成品种22个,其中绵麦48、绵麦367、绵麦51等8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国家级推广品种;7个品种被推荐为重点推广品种或高产创建主导品种。绵麦37从2008年至今是四川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11个新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创制可供育种利用的骨干亲本材料9份。发表论文101篇,其中主笔发表57篇。参与《中国小麦品种志(1983~1992)》、《四川小麦》、《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雨养农业区的小麦育种》等专著的编写工作。育成品种推广6亿多亩,增加产值100多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及部省、市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励25项次。 李生荣研究员根据西南麦区气候特点和小麦生态条件,以选育大穗型品种为主攻目标,率先提出“品种商品性育种”理念,以“矮秆为基础,抗病为前提,穗重为中心,调整株叶型,提高穗粒数”的育种策略为指导,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总结出“四同步一交叉”育种技术和方法,加快小麦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新材料和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筛选进程,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使育种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主研完成(排名笫5)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绵阳11号”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主持完成(排名笫1)的“大穗型丰产优质白皮大粒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多抗丰产优质矮秆小麦品种绵麦37选育与应用”成果,2009年、2011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创制优异温光型两系不育系6个,恢复系11个。育成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绵杂麦168通过国家、四川及甘肃审定,是我国第一个通过两个生态区(冬小麦和春小麦)审定、适应性广泛的杂交小麦品种。主持研究形成绵杂麦168高产栽培技术、高产制种技术、亲本高产繁育技术规程应用于生产。主研(排名第2)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创建”成果,经庄巧生、程顺和、刘旭三位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一致认为:“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的创建,是我国小麦育种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成果,使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2011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李生荣研究员在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工作中贡献突出,1991年被授予“绵阳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992年被国务院评为“为发展我国农业技术作出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获绵阳市“科技兴绵”突出贡献个人二等奖,2000年被授予“四川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8年被四川省人事厅、科技厅评为“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被科技部评为“先进科技特派员”, 2010年获“四川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9年9月14日四川电视台午间新闻在庆祝建国60周年“我和新中国共成长”栏目,以《李生荣的小麦高产梦》为题目报导了他的先进事迹,2011年绵阳晚报在综合栏目,以“35年献科研,他圆了农民增收梦”再次对他进行了报导。其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政协委员丰采录(四川卷)》、《和谐西部论坛》等大型辞典。 目前,已过花甲之年的李生荣研究员,继续主持承担着国家863项目“西南麦区小麦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绵麦51的高产栽培与产业化示范”,四川省小麦育种攻关“强优势小麦杂交种选育”等研究项目,带领课题组成员,奋力拼搏,为我国小麦育种和生产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第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