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研机构企业化有碍创新

财新网,2012年3月7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黄大昉:

农业科技这些年,国家的投入是不断地增加,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对我们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现在已经达到52%,应该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数字。可是,农业科技上很多重要的问题,我觉得现在还缺乏一些破解的方法,或者说我们在认识上还不完全一致。

比科研体制改革的问题,好像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说了很多了,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我觉得实际上问题还是很多。就拿我们中国农业科学院来讲,它是作为国家队,我们曾经在多年以前,在大概1978年以前,也进行了科技体制的改革。

可是我觉得,那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也残留了很多问题。因为当时改革的一个基本思想,说得难听点,就是要面向市场,自己养活自己。尽管说是要分类改革,可是毕竟还留了三分之一的研究所,让它们走市场的发展道路,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我觉得这次一号文件里面突出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地位。我觉得拿这个东西来衡量我们农科院的现状,应该说这三分之一的研究所是没有面向市场的能力的。尽管它们也在生产一些水果、蔬菜,或者一些加工等工作,实际上是不能面向市场的。

以前就认为,它们生产这些东西就可以转化成果,可以卖钱,然后就可以补贴研究经费的不足,来养活这个队伍。实际上我觉得是做不到的,因为这些研究单位,比如我搞生物技术,我可能一下子没有这么多可以卖钱的东西。它们好像可以卖一些东西,但是他们卖不了多少钱。

这里头有好几个原因,一个是整个的经济实力不够,它们还是很有限的。它们生产点水果,能够换点钱,补贴一点不足是可以的,但是要进一步要开拓这个市场,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企业。

那么这些科技人员多半是搞科研出身,他关注的是农业的科技的基础研究,或者应用基础研究,比如还有一些是公益性研究,比如它的资源卖不了钱,可是它要研究利用,它卖不了钱。

后来这些研发的单位到最后就自己办公司,它的精力就是在考虑赚钱,赚不了钱起码也要养活自己,结果有的所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

什么状态呢,就是第一,公益性的研究严重削弱了,比如我们刚才说的资源,保存利用就没人做了,还有就是成果也出不来了,因为这些工作大量的是一些研究工作的不断积累,就出不来了。再有一个就是研究人员就不安心了,退休的人就没人管了。

所以就变成了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薄弱,也不像企业也不像研究所。现在就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你说在这种状况下,它怎么能搞科技创新。所以我觉得中央一号文件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要强调农业科研院所的公益性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对于以前的这种偏差,应该及时扭转,要下决心,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有关部门有任何这方面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