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消费者首选非转基因豆油,大豆进口18年增218倍

作为中国重要粮食之一的大豆,其对外依存度还在不断攀升,如今进口80%的比例不禁引发了业界多方的担忧,甚至有声音称,国内再不重视大豆种植产业安全将遭遇危机。就此,北京商报记者日前采用街头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在中国多地采访了千余名普通消费者,调查结果发现,超半数的消费者将“非转基因”视为购买大豆油的第一标准。

“是否转基因”成选择第一标准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作为超九成国内消费者都会食用的大豆相关产品在被挑选时,“是否转基因”成了大多数人判断的第一标准。而在是否接受转基因豆制品的问题上,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转基因豆制品持否定态度。

春节前,天通苑龙德广场家乐福卖场内,大豆油等小众品类食用油打起了折扣促销战。经常来超市购物的张阿姨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她和亲戚朋友买食用油主要看是否转基因,“一般都是有标注的,就是字体比较小,仅在原料里面写着‘转基因大豆’。之前和老伴儿曾戴着老花镜一个品牌一个品牌地看原料成分,非转基因都会特别标注,而转基因字样却用很小的字体和原料说明混在一起,如果不仔细看,很难看清楚”。张阿姨说着,用手指给记者看,并补充说,“现在自己都不看是否有标注了,因为买得多了,已经对哪个品牌是否是转基因制品了如指掌。”

相比于对转基因的重视,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关注度降低了许多。但有近九成的受访者反映,当前的食用油价格有所增长。

李阿姨家住通州,说起食用油的价格,其兴致突然高起来,“两年前5升装的大豆油才40多元钱,现在都涨到六七十元了,价格一直再涨,涨了就从来没有下降过,偶尔会遇到超市做活动,价格会比平时低10元左右,但是也只是在重大节日或店庆的时候,时间也很短”。李阿姨表示,自己家之前一直吃的是大豆油,但是后来听说大豆油所用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可能会对身体有害,就改用调和油和花生油,价格虽然比大豆油高一点儿,但为了身体健康,还是选择了其他食用油。

大豆进口量18年猛增218倍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还沉浸在旧有观念之下,例如,近六成的消费者认为大豆主产自东北粮仓,殊不知现在的供应格局已经发生变化。

“现在我们自己的大豆产量已经满足不了国内需求,80%以上都是来自国际市场,大豆可能成为今后更多需要进口的粮食品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不久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据可查证的资料记载,世界上的大豆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去的。2000年前传入日本和朝鲜,后又传入法国、英国、奥地利、德国……然而,曾经的大豆产业王国在2000年后的今天,却主要依赖进口,令人深思。

公开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进口大豆29万吨,而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迅速攀升至6338万吨,猛增了217.55倍。据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给国,占到中国大豆进口量的44%,紧随其后的是巴西和阿根廷,分别占41%和10%。

据悉,因豆油是中国最重要的食用油,约占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的40%,故压榨是中国大豆消费的最主要用途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产大豆缺乏价格优势,除国储低价抛售的大豆之外,国产大豆几乎全部用于食用消费和蛋白粉加工。食用消费主要用途为豆制品加工,包括豆腐、豆皮、豆豉、酱油等产品。另外一种用途则是做大豆蛋白加工。

而进口大豆则主要用于压榨豆粕和豆油,豆粕用于制作动物饲料,至于豆油,由于压榨行业大部分是外资企业,且进口大豆具有价格优势,他们更倾向于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忆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