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市场寡头盘踞:中粮益海嘉里激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解读这份文件时介绍称,“目前中国大豆80%来自国外”。一语落地,不禁引发了业界对中国大豆未来发展的担忧。就此,北京商报记者日前通过问卷、采访等多种形式调查后发现,中国大豆对外高依存度的背后,其实掩藏着包括巨头之战、转基因之争等诸多内情。

寡头格局已明

大豆用途最为广泛的领域当属其下游食用油产业。据悉,中国当前拥有2600万吨的食用油市场,小包装食用油占比不到20%,散装油占据80%以上。其中,在小包装食用油领域中,如果把一些县级、乡镇级大豆品牌统计在内,估计品牌总量将达到1600个。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约为20个,分别隶属于10家企业集团。这些品牌都具有覆盖一个或几个省的区域影响力,例如九三品牌在东北地区、汇福品牌在京津和冀北地区。此外,古船在北京、红蜻蜓在重庆、盛洲在福建、海狮在上海、鹰唛在广东都有较大影响力。

但是真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一线品牌也就盘踞在金龙鱼、福临门和鲁花等三四个品牌手中,总销量占据全国市场销量的1/3。

其中,以金龙鱼为代表的包括胡姬花、元宝和鲤鱼等16个品牌在内的益海嘉里系就占据40%左右的市场份额,以福临门为代表的中粮系占据约15%的市场份额,鲁花占据7%-8%的市场份额。

中粮益海嘉里激战

而最受关注的,当属排名前两位的益海嘉里和中粮之间的爱恨情仇戏码,可以说中粮既是益海嘉里进入内地市场的引路人,同时又是其最大的敌人。

在1991年金龙鱼诞生的背后,就有中粮的身影。在和嘉里粮油的合作中,中粮虽然占据股权上的优势,但不拥有金龙鱼商标的使用权,因而在后来销售渐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后,嘉里粮油投资自建工厂,中粮却分享不到金龙鱼成长所带来的喜悦果实。中粮最终断绝了与嘉里粮油的合作,抽身另立山头,自创福临门品牌。由合作到竞争,从朋友变对手,再到后来金龙鱼母公司—丰益国际参股福临门。二者之间的感情瓜葛很难说清楚,但福临门和金龙鱼的竞争却日益加剧。

自1995年中粮推出福临门食用油品牌以来,益海嘉里陆续打造出了胡姬花、鲤鱼、巧厨、香满园等品牌,与金龙鱼构成“1+16”品牌方阵,向单兵作战的福临门“齐射”。其用意就在于与其等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不如自己先设置竞争对手。而中粮也试图改变行业格局,一次次向金龙鱼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翻身。2006年中粮集团重组中谷粮油,作为当时最大的国企并购引起业内轰动,也加快了中粮打造国内粮油行业超级航空母舰的步伐。

此后多年来,双方一直不断在营销和概念等层面燃起战火,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龙鱼不惜重金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和奥运牵手的食用油品牌,借奥运契机向世界展示了金龙鱼的产品帝国,而福临门则力邀跳水皇后郭晶晶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打起奥运擦边球。福临门凭借中粮背书优势,粮油食品集团化、全产业链的竞争模式初现端倪;而金龙鱼则擅长打组合拳,体育营销、饮食文化营销等几个模式仍在延续。

益海的图谋

上述这些活跃在中国市场的食用油品牌背后大都被外资垄断。益海嘉里前身是由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和益海集团两家公司组成,直到2006年底,被新加坡的丰益公司整合并购成立为益海嘉里公司。其中,益海集团是美国ADM和丰益在中国投资成立的一个粮油集团,在中国市场其参股的食用油品牌包括鲁花、福临门、口福,并几乎控制国内半数以上的粮油原料供应。

益海嘉里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大豆主要靠进口的状况是很多因素导致的。整体看来,中国耕地少,进而导致产量少。”但在业内看来,益海嘉里之所以在小包装油市场较有话语权,主要得意于其从海外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此举使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大豆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转基因问题和大豆贸易混在一起,一些利益集团插手使转基因监管复杂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