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借鉴“民间”探索
【导语·中国大田网】“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
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确保粮食安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除了积极利用国际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和农业资源等措施外,一个最大的亮点是对粮食主销区种粮的规定: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
主销区和主产区源于2001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国被划分为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基本平衡区。但目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潜力和生产能力面临着新的危机,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中只有5个省份能够稳定地输出粮食,而我国7个主销区目前年粮食缺口在7000万吨以上。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1月1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坦承,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尚未经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连续减产和市场大幅波动考验,存在一些较突出问题。政府掌控粮源偏多,不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央和地方掌控粮食库存高于企业自主经营商品库存;主产区粮食库存占全国总库存的3/4,多数是政策性粮食,不利于市场粮食自由流通。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不彻底。虽然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直在推进,但一些基层企业仍然吃“政策饭”,没有完全摆脱“收原粮卖原粮”模式,历史包袱尚未完全解除。
而另一方面,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量达700亿斤以上。其中农户储粮损失比例在8%左右,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损失400亿斤以上。由于储存条件差、损失大,损失损耗逾150亿斤。如何破解这些问题?
“凤台县粮食银行延伸了金融服务,盘活了粮食部门的闲置资源,缓解了种粮农民晒粮难、储粮难、贷款难等问题,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创新工作。”安徽省农委副巡视员胡桂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胡桂芳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粮食流通经营企业生存的压力加大,粮食流通经营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凤台县粮食银行由政府主导是其一大特色,更加可靠值得信赖,但同时产权关系比较模糊,结合粮食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凤台县也可以积极探索如粮食加工企业主导型、粮食物流企业主导型、粮食合作社主导型等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如太和“三泰粮食银行”、怀远淮海粮库粮食银行等,只要符合开办粮食银行的条件,粮食银行经营权可以是国有粮食企业,也可以是民营企业,不能国企一家独大或垄断,要促进国民共进。
安徽省粮食局财务处副处长赵兴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粮食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户种粮的积极性,这种藏粮于“民”的模式也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减轻国家储粮压力,节省大量财政收购资金,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力度。
在如何支持方面,安徽农业大学教师徐春迎认为,应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稳定粮食生产的主体力量,包括加大政府对粮食银行、粮食仓储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改善储粮条件;将粮食直补的增量资金向粮食银行等新型经营业态倾斜;将粮食银行仓储业务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放心保)范畴,降低粮食银行的运行风险和运行成本。
不过,安徽省农委种植业局副局长王林认为,目前看,还需要克服粮食银行经营中的风险,不断完善运行机制。“从凤台粮食银行来看,需要建立健全经营主体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凤禾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整合服务资源,增加粮源掌握和成品粮油供应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确保运作储户粮食的安全性。与储备粮轮换、政策粮食经营等结合起来,确保运作储户粮食的安全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考虑加强多种形式的经营组合。以粮食银行为载体,可以稳步探索向前延伸到粮食生产、收购环节,向后拓展到粮食加工、消费环节,通过提供链式服务保障等,提高粮食经营运作能力、粮食加工附加值和为民服务水平。”
但是,接受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也表示,现存问题可以在完善中改进,毕竟都不是根本性的问题。粮食银行遍及全国各地,表明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