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现代农业:“流转”中迈出第一步
《中国科学报》,2月10日,第4版:综合
现代农业:“流转”中迈出第一步
■史俊庭
谢朝龙出名了!
这个做了十几年机械销售的豫东汉子,两年前转行从事农业。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去年他流转的一万亩土地上,种植的甘薯经过现场加工,纯利润竟然达到5000万元。
谢朝龙的创业轨迹符合现代农业全部的特征,也是河南省农科院“52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重点支持的一个成功范例。
谢朝龙从永城市侯岭乡流转了10400亩土地,按照河南省农科院建议,全部种植了脱毒甘薯。同时他又建设了一个生产车间,购买了一条甘薯干淀粉生产线。这样从田里收获的甘薯就能直接在土地旁边的生产车间加工成干淀粉,销往韩国。
在河南商水、罗山、延津、永城、西平等县市,和谢朝龙类似的专业化的种植合作社有不少,他们多数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有过硬的技术、独特的产品,也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
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理陈贵权告诉记者,他已经让在外工作的儿子和媳妇回家种田了。他流转了5300亩土地,一年的收益有800多万元,纯收益也有一两百万元。
延津县永良甘薯种植合作社经理宋新凯说,他们合作社是河南省植物脱毒中心豫北地区脱毒良种繁育基地。目前拥有37个原种繁育大棚、130个良种繁育大棚,可育优质原种种苗2000万株,良种种苗5000万株,年产值600多万元。
西平县副县长张磊说,该县以环城乡道庄为主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辐射带动重渠、盆尧等乡镇,种植面积28万多平方米,年产双孢菇420多万公斤,产值达3360万元。
陈丽敏是永城市演集镇时庄村农民,也是昌源农民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她和丈夫管理着200个塑料大棚,全部用来种植草莓。
据悉,一个草莓塑料大棚占地一亩,收益2万元。除去土地流转费用和工人工资等支出,陈丽敏每年的纯收入可达200万元。
“如果不是有这么多的土地流转到俺们手里,一年哪会挣这么多钱。”陈丽敏说出了现代农业发展中土地流转的重要性。
“土地拴住农民的腿,农民捆住土地的嘴。”侯岭乡党委书记付加彦深刻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为此,该乡专门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将全乡的土地集中到该中心,然后流转给种植大户。
“通过使用全程机械化,今年的油菜收获节省了大量劳动力。”陈贵权介绍说,以前油菜收获全靠人工,加上人工成本的增高,油菜差点就陷入无人种植的境地。
罗山县副县长程泽强说,如今,通过实行油菜种植收获的全程机械化,该县油菜种植面积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谢朝龙也告诉记者,他已在耕作收获机械上投入600多万元,2014年,他将增加10台甘薯收获机,防止甘薯收获不及时导致的损失发生。
位于河南延津县小潭乡的延生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同时还是一家公司,该公司不仅有党支部,还承担着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研究试验基地等功能。河南省农科院为该项目进行了整体规划,根据规划,该项目建设规模将达12000亩,年产值6亿元,安置1万名劳动力,增加农民年收入2.4万元。
该合作社负责人张馨月告诉记者,为了公司将来的发展,他们对农民进行培训,希望通过培训,将传统的农民培养成有素养有文化的职业农民。
河南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指出,作为对土地还有比较深厚感情的农民来说,如果不能将二者形成共同利益,现代农业甚至很难在一个地区形成雏形,更别奢望成为真正的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