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豆类育种专家武天龙教授

情系豆类的教授 ——记上海交通大学豆类育种专家武天龙教授 本刊编辑部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大豆协会理事的武天龙教授,长期致力于豆类遗传育种工作,先后培育出大豆新品种9个,扁豆新品种4个,豌豆新品种3个,蚕豆新品种1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9项,培养博士生9人,硕士生8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50余篇(SCI论文9篇),为我国的豆类育种作出了重要贡献。 武天龙从事豆类育种工作近40年,从上山下乡年代来到北大荒开始,他把青春就奉献给了豆类事业,师从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家王金陵教授,开始进行系统的大豆杂交育种工作。白天跑一线,扎根田间,观察记录;夜晚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创新。在1983-1986年,他参与“中国野生大豆产量及蛋白质资源创新”研究项目,获得一系列性状优良,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1987-1990年参与“大豆soja亚属种间杂种改良及资源创新”研究项目,从大量的杂交后代中又选育出一批表现优良、有重要推广价值的种质,为他以后培育豆类新品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提高并稳定东北地区大豆产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摆在育种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而稳定大豆高产的关键是如何克服以灰斑病、花叶病和胞囊线虫为主的病虫害。为了培育高产高抗的大豆新品种,武天龙开始参与并主持一系列大豆抗性育种工作,包括“大豆抗灰斑病种质拓宽与改良”、“大豆抗SMV种粒斑驳发生机理的研究”和“大豆抗胞囊线虫种质基因拓宽与改良”等研究项目,培育出一系列针对不同病害的东农36、37、39、42等高抗大豆品种。这些品种的推广,为当时东北大豆的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从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以后,武天龙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转基因研究重大专项、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和上海市科委、农委等重点项目)。1997年针对单一抗性品种在生产上无法抵御多种病虫侵染,以及病虫的毒力分化造成早期抗性品种抗性弱化等问题,他开始进行多抗基因聚合育种,并成功的将SCN3、SMV1、FLS1.7和P.sojae R25四种病害抗性基因聚合在一起,培育出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大豆品种交选1号、2号、3号。针对我国南方大豆育种的特点,武天龙在菜用大豆育种方面注重大粒、早熟、商品性,培养出交大02-89、交大133两个国审品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福建、浙江、江苏等菜用大豆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5万亩。 扁豆作为一种鲜食蔬菜,在上海地区很受欢迎,有近3万亩规模化生产栽培面积,但存在着对荚小,抗病性差等问题,武天龙教授带领课题组开展扁豆新品种、新技术攻关,经过13年的努力,选育出一系列扁豆新品种(系),其中“交大红扁豆2号”、“交大艳红扁”颜色鲜艳,抗斑点病,耐热性强,煮熟后荚厚、多肉质,口感好,成熟期比对照品种提前2~10天;“交大翠绿扁”和“交大青扁豆1号”属于优质新品种创新系列,口感为香甜柔糯型;“紫血红”商品性优,抗病性好,市场价格提高10%以上。相配套扁豆直立化种植、高密度种植、不打农药栽培新技术,在扁豆生产上获得突破,亩产3 000~ 4 000 kg,每亩可减支30%,增产10%,农民亩增收上千元。还选育出一系列上海交大菜用特色甜豌豆品种包括食荚甜豌豆新品系“交大金胖1号”,大粒加工类甜豌豆新品系“交大金豆2号”,短节2/3、大叶 3倍、多叶菜用叶型豌豆新品系“交大绿苗3号”,大粒、绿子叶蚕豆新品种“绿角”等品种,均已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这些品种的育成,使上海交大的扁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进入2000年后,武天龙教授领导的团队开始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大豆基因工程育种,其中在大豆异黄酮次生代谢调控、大豆抗虫转基因研究,大豆抗蚜虫基因遗传与精细定位等方面研究获得重要进展。研究克隆了大豆黄酮合成酶基因,采用转基因技术,将构建fns和fns+f3h的RNAi载体导入合丰35等大豆,获得了异黄酮含量超过20%的转基因大豆品系;将抗虫基因bt、pta 和大豆凝集素基因等独立或共转化,获得抗食心虫或蚜虫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系。在大豆抗蚜虫育种方面,通过对近千份大豆种质资源采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筛选,首次获得7份对蚜虫表现高抗的种质;并进行其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等研究工作,获得抗蚜新基因;正在对我国大豆蚜虫生理小种进行鉴定研究,研究处在国际先进水平。 在科研工作的同时,武天龙教授不忘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作为“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多次赴贵州、云南、四川和安徽等地考察指导,在牧草、优质蔬菜、无公害茶叶的生产等领域进行帮扶,并组织策划了九三学社与浦东新区、南汇区、青浦区进行农业技术合作,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新品种研发,实施校地间的产学研结合,切实服务“三农”,共建新农村等方面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2010、2011年九三学社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九三社中央“九广合作”先进个人和2004年社上海市委支边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面对一些列的成就和荣誉,武天龙教授淡泊处之。“培育出更好的豆类新品种,为农民增收,服务于新农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武天龙教授如是说。 《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第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