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牛奶供应仍然偏紧 进口局面暂难扭转
近五年来牛奶产量无明显增长,需求的增长一部分由进口奶粉补充。在供给紧缺的背景下,过去五年下游产品产量复合增速在10%左右,销售额复合增速在15%左右。
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2012年乳制品行业销售额2735亿元,伴随收入的增长、快速城镇化、健康意识提升和高端化需求上升,未来5年行业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7%,2017年达到5424亿元的市场规模。预计未来5年城镇居民的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3.8%,农村居民的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4.9%;中国城镇化率将由2012年的52.6%提升至62.5%。中国目前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为15.9公斤,而欧盟和美国的人均消费量达到65.0公斤和81.8公斤,我国液态奶消费量仍有2-4空间。
按未来每个人每天消费250ML牛奶预测,则一年的牛奶需求量为1.28亿吨,是2012年的牛奶产量3744万吨的3倍。预计未来五年乳制品销量的复合增速保持在10%以上,销售额增速在15%左右,其中高端产品销售额增速超过25%。因此对上游原料的需求将保持坚挺。
中国对乳制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但上游奶源的自身建设是长期的。中国企业是高度专业化的,不需要加工企业自建牧场,但需要加工企业引导设计合作机制,只有在加工企业和上游利润都比较可观时才能在需求快速增长过程中保证国内原料供给充足。但是目前下游分散的加工企业更关注企业自身的盈利,当进口奶粉具备价格优势的时候,提高上游盈利的动力并不充足,尤其是考虑到进口奶粉可以用来生产绝大多数的乳制品。如果行业的价值链不改善,奶牛养殖的周期性也无法避免。所以规模化发展速度上政府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国家需要有完整的产业政策以推动发展。
根据《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要求,主要原料为生牛乳的企业,其生牛乳应全部来自企业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并逐步做到生牛乳来自企业全资或控股建设的养殖场。政策在不断引导下游企业加大对上游的支持。但2010年以来上游奶牛养殖数量并无增长,目前占比60%以上的小规模牧场还在缩减,规模化牧场的自然增长率在15%-20%,如果小规模养殖户停止退出,未来两年的存栏增速在6%-8%,若继续有新的规模化牧场投入建设,进口新的小乳牛,形成泌乳牛要到2年后才能贡献增长。规模化发展是逐步的过程。所以缺口偏紧局面预计在未来的2-3年会持续存在,还是需要靠进口补充缺口。(生物谷Bioon.com)
(责任lishu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