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玉米育种材料的筛选和分类管理
加强玉米育种材料的筛查和分类管理
5月19日,我写了一封短信,后来在博客上公布,提醒育种家尽快清理手中的育种材料,做到分类管理。有一网友来函询问:
读了今天的文章收获很大,但有一点不明白:1、转基因材料是否都有害?如果不是为什么育种家还要尽早清理转基因育种材料呢? 2、比如一些转抗旱、抗盐等基因的材料我们是否可以在生产上有所应用?我们通常所用的回交育种方法不也是一种常规的转基因方法吗?
我试着回答如下:
现有的转基因品种经过系统的安全评估,不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但我注意到,国内研究玉米常规育种的很多科技人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而是不明不白之中就把国外转基因杂交种弄回国内,或者再通过各种途径,在同行之间交换或“流动”,于是不知不觉中把转基因痕迹引入杂交种,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我在北方若干个地方看到一个难得的好品种,能够与先玉335竞争,它的来源已经查清,就是利用国外杂交种套二环系,结果引入了转基因痕迹。但那个品种因为带有转基因成分,没有经过国家权威部门的安全评估,属于违法,刚通过审定即不得不退出生产,造成了极大的遗憾。
它对育种秩序的影响就在于不知情。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因不知情而造成类似遗憾,我提醒企业的常规育种家要筛选手中的育种材料和实行分类管理。因此,我的文章不涉及转基因安全评估的问题。这我已经解释得很清楚,请不要往歪处联想。
我写的那封信原稿用的是个“弄”字,意思是来路不明,系谱不清,甚至材料的身份不明。但是专家们在讨论的时候改成了“引进”二字,语气和缓了许多,但弱化了“来路不明”的意思。
我强调过,关键在于不知情,如果知情,就不会造成育种材料的混乱。即使在美国的跨国公司,他们都在搞转基因研究,但常规育种和转基因研究是严格区分的两条pipeline,不能混淆。现在,中国加强了管理,可是种子公司内部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认为有必要提醒育种者做一次系统筛查。这主要是对企业来说的。在孟山都,常规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形成了两条平行的pipeline,先锋也是如此,如果某工作人员把转基因种子发送到了常规育种部门,那他就把自己的饭碗给砸掉了。问题就这么严重。
我的文章只是概念性的,看来需要再讲具体一些。我建议如下:
采取顺藤摸瓜的策略,从当前有疑问的杂交种开始筛查,如果没有转基因成分那是最好,但如果有转基因成分,就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顺藤摸瓜,逐一筛查。其实还有别的技术措施来帮助排查有疑问的育种材料,可大幅度降低筛查成本。
筛查出含转基因的材料,不必扔掉,但要分类管理。最好是把转基因材料单独存放在一间库房,不要与常规育种材料混放。
即使是种子库单独存放了,包装转基因材料也要使用不同颜色的口袋以示区别。在国外我见过某科研单位是在纸袋上贴红色纸条来区别转基因材料。但美国公司认为贴标签的做法不可靠,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脱落,因此转基因材料的口袋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才能万无一失地彻底区分开。
按照我国规定,在田间种植的时候,转基因材料必须分开且隔离。在美国也是这样,甚至是放在完全不同的试验站,或不同的下属公司操作,就不会混乱。
两条平行的pipeline,其中常规育种部门研究出新杂交种,经过鉴定可以投入生产了,就交给另一条pipeline去变成转基因产品,经过下游环节进入市场。所以,两条平行pipeline的产品只在出口处交汇。中间不能交叉。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做如下考虑,如何管理转基因品种。我建议国内企业也实行两条平行的pipeline,常规育种部门培育出产品,通过品种审定以后交给另一条pipeline,转成GMO,然后进行安全评估,不必再次区域试验和二次审定。因为没有那个必要。如果连这点自信心也没有,那就什么也别做了。
我在前面那篇文章的后记里写了如下一段话:
企业建立两条育种流水线,其中常规育种流水线是主心骨,是基础。即使在孟山都和先锋这样的大公司,常规育种也是整个研发体系的核心,而不应本末倒置。转基因育种研究项目管理要意识到,常规育种能力低下将成为转基因和分子育种研发的最大障碍,将会成为阻止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根本障碍。
这话的意思是不能搞乱了常规育种的秩序,那是转基因研究的基础。但是加强常规育种,绝不是乱来,绝不要遍地开花搞作坊。作坊式育种很难做到区别管理,容易把育种材料搞混。
我还说道国内没有汲取孟山都的教训,意思是孟山都的生物技术很强,但常规育种很弱,于是它陆续兼并了十几家常规育种企业,特别是兼并了Holden,极大地提高了孟山都的常规育种能力。还嫌不够,又从先锋公司买进了一大批种质资源,加强了常规育种能力。我的意思是,必须加强常规育种能力建设,将来才有可能承接转基因技术产品和分子育种的技术产品。我们国家企业的力量太弱,没有接受和开发转基因产品的能力。这将限制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限制产业化进程。
国务院关于种业发展的《意见》,目标之一就是尽快把我们的种子产业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实力。如果没有强大的产业基础,转基因研究将没有用武之地。
有些网友把我文章的含义想到别处去了,理解不准确。转基因研究首先取决于需求。我国现在的粮食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但10年以后,特别是20年以后,玉米的生产和供给将会有比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深入的抗逆育种方面,常规技术可能会力不从心,这就需要转基因技术来提高产业研发效率,提升玉米产量增益的速度。所以,一个国家是否需要转基因技术,取决于未来的需求。我们国家的资源状况和未来的需求决定了需要转基因技术。我在这里说的只是玉米作物。
现在很多人有疑虑,反对转基因研究,但那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研究而解决。但需求的存在是最根本的动力,到那个时候,挡也挡不住。但是在某些国家,例如一些欧洲小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恐怕就没有必要研究转基因,至少没必要独立开展转基因研究。这取决于他们的资源状况、技术需求和食物供应方式。
转基因研究必须有产业意义,要从产业需求和资源约束的角度去考虑,科技人员要按照产业需求的方式去思维转基因问题。研究结果必须经得住产业的检验,要有产业化的可行性。比如现在玉米转基因材料乱象初显,就是课题组思维方式的结果,而不具有产业意义。有些人设想的转基因研究对象缺乏产业依据,或者没有现实意义……这里省略了两千字……
我的文章还提示,周边国家的玉米杂交种含有转基因成分,这是有实验根据的。我们确实从周边国家的玉米杂交种子内检测出了转基因痕迹,但是不含目标基因,只发现转基因的那些工具和筛选标记。这说明跨国公司在周边国家推广杂交种的时候,已经把目标基因扣掉了。但这在我国转基因管理中仍然是严格限制的。因此,从周边国家引进玉米杂交种,回来后要经过转基因检测,确认非转基因了再用于选二环系。
如果引进了转基因杂交种,已经分离二环系,怎么办?我建议通过培训,让企业都掌握检测技术,这就有可能在选育二环系的过程里进行监测,把转基因痕迹全部淘汰出去。这需要从一开始就检测一遍,不能中途监测,更不能到了出圃阶段再检测,那样的话。一旦存在转基因成分,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太大了。
注:请区分转基因“成分”或转基因“痕迹”,不同于转基因“目标”。文章中提到“交汇”和“交叉”也有所不同。其实从管理角度来说,在上游还有一个“分叉”的过程,本文没有涉及,但不等于就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