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农民利益是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的重要前提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 我国将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经济之声评论:保护农民利益是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的重要前提。

我国将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马年新春刚到,国家已经为"三农"备好了"红包".国家发改委日前在部署2014年农村经济重点工作时提出,要更好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2014年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开展试点。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与否,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发改委提出的这些措施,意味着什么?央广财经评论,现在请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一起来评论。先看这句话: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这句话该怎么理解?为什么以前要挂钩,现在要脱钩?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应该是说这个措施主要是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因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所以发改委提出的想法主要是中央改革试点工作的起点,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一直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来影响我们农产品价格,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一阶段猪肉价格太高了,政府就给每一头母猪补贴一百元,让大家养母猪、小猪来影响农产品的价格,猪肉价格便宜下来。这样的做法有几点,第一点对于政府来说这样的做法负担很重。第二点落实的过程当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一些不应该得到补贴的人得到补贴了,有些人冒充补贴,所以这种方式是好的,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对于我们现在发改委提出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足够的改革,我觉得这个改革很重要,但是总的目标是一样的,主要是国富民强,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我觉得是这样一个解释。

主持人:国家发改委还提到很重要的一点: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它首先提出一个目标价格,这个目标价格我觉得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科学依据的,比如我们所说的大米,我们的目标价格是2块钱一斤。

主持人:这个目标价格是怎么出来的呢?是谁定的?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目标价格是发改委它有很多重要的数据,根据这个数据算出来的。你首先要看到农产品有个成本价,我们的化肥、农药,还有就是生产的劳动成本和利润,把这些加起来可以成为一个合理的目标价格。

主持人:要实现这样一种既照顾到消费者又补贴生产者,您觉得能实现吗?因为我们看到2014年会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进行试点,会选择什么样的品种,什么样的地区来先进行这方面的试点呢?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作为品种来说,我觉得可能会选择一些和民生科技有关的,比如说粮食、猪肉等等这些比较常用的,用的比较多的,可能试点先从这个简单地方开始。关于在哪些地区,就是说粮食可能会在粮食的主产区,生猪会在生猪的主产区,关于城市的话,我可能会注意一些有能力的大城市先开始做起。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市场发挥比较好的作用一些地区,或者作用发挥比较完善的一些地区,先进行一些试点,是吧?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对的,当然关键问题还是我们国家粮食的供应尤其比较主要作用的地区,这样来考虑吧。

主持人:是,一直以来我们也看到政府都是通过提高稻谷、小米等一些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来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们也看到这些政策确实是让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农民的收入也是增收比较快的,大家也有一种担心,就是这样的一种总是让粮食上涨的做法能不能有它的持续性,比如说可能这是不是也会让一些下游的企业受到伤害,比如说他们成本比较高,也有这样那样一些质疑或者担心,您觉得这样的担心必要吗?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其实对粮食来说,市场经济而且进行全球的市场经济,和全球市场连在一起的,如果我们粮食价格一直上涨,而且高于估计市场粮食价格比较多的话,我们国家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国外的国家会让我们开发市场,这就影响到我们粮食生产者。但我觉得国家在价格控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其实我们国家粮食价格并不便宜,但是农民又挣不到更多的钱,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每一户农民所拥有的耕地面积太小,如果现在人均一个家庭5、6亩地,他能挣1000、2000块钱,但如果说每个家庭能有1公顷、10公顷这样的话他们的钱就会多。我去过好多发达国家,比如说荷兰,一个种蔬菜的家庭农场,它有三公斤的耕地,所以即使是蔬菜价格并不是太高,但是积累起来三公顷总的收益不是低的,所以我觉得价格改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怎么能实现我们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也就是中央领导一直倡导的家庭农场。

主持人: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它的效率。那么大家也非常关注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价格提高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让他们的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但其中也是有一些矛盾的,刚才你也谈到了,那么怎么样能够真正切实的保护农民的利益,我们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我们在改革过程当中也就是说我们更重要的是从我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要尽快的实现现代化农业,也就是说我们农业生产能力、生产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我们现在工业和发达国家相比距离也非常近了,我们高铁是世界上最强的高铁的工业了,在农业方面我觉得有几点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个年轻化和知识化,这一点我们不能让老弱病残来种地,而是让有知识的年轻人去种地,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第二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要尽可能逐步的、尽快的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设施、生产基础。第三点我觉得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出口等等这方面也要尽快提升上来,在整个过程要对农业供应链,整个链条尽快的优化,这是很主要的方向。

主持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总体来看目前国内的一些农产品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了,市场机制也是国际通行的规则,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相结合才能够取得最佳的调控效果。

(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