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驯服冬油菜 北方旱寒区冬季可生根发芽
农博网,2012年12月04日
由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孙万仓及其团队开展的我国“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北移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科研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育成了抗-32℃极端低温的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成功解决了我国北方旱寒区冬油菜越冬问题,使原来不能种植冬油菜的北方地区成为我国新的冬油菜产区。
我国油菜生产分为冬油菜和北方春油菜两大产区。广大北方地区由于气候严寒、缺乏抗寒品种,冬油菜难以越冬,只能种植春油菜。冬油菜本身的产量、含油率及品质高于春油菜及其他春播油料作物,且作为很好的冬春季覆盖作物,冬油菜对环境脆弱、沙尘暴常发的北方地区生态意义重大。加之我国食用植物油短缺,60%的食用植物油依赖进口,且北方旱寒区5.5亿亩左右的耕地中冬闲地达3.5亿亩。“利用冬闲地种植冬油菜意义重大。”孙万仓说。
在育种基础上,孙万仓及其团队成功研制配套的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秋壮春发栽培技术使我国冬油菜种植区域由北纬35°北移至北纬40°至48°,北移5至13个纬度。自2002年起,孙万仓及其团队在甘肃、新疆、西藏、宁夏、青海、陕西、山西、北京、河北、辽宁等多个地区,以培育的优良抗旱抗寒冬油菜新品种为基础,试验示范冬油菜种植,获得成功。
结果表明,在这些地区,冬油菜亩产量较同类春播油料作物增产30%以上,大大提高了油料作物产量;由于冬油菜成熟收获早,收获后可复种马铃薯、玉米、大豆及其他秋粮和蔬菜作物,使北方寒区农业生产由传统的一年一熟制向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转变,有助于增加北方播种面积和农民收入。经过测算,在甘肃部分村民的冬闲地里,冬油菜亩产量达到250公斤,亩纯收入达1300元左右。
目前,由孙万仓选育出的冬油菜超强抗寒系列品种已推广至新疆、西藏、青海、北京、河北、陕西等地,累计推广313万亩,新增油籽近11725万公斤。其中,新疆创造了单产395.69公斤的冬油菜产量纪录。
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张宇说,冬油菜北移的提出和其研究取得的成果,将对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积极影响,是解决北方春季沙尘暴频发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还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因耕地匮乏导致的粮油协同发展矛盾和食用植物油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 (文章来源:农业部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