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德等:我国大麦产业链运行现状与发展建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12-12-05,作者:李先德 陈秧分 刘晋婧

大麦是我国种植历史非常悠久的谷物品种之一,在啤酒酿造、牲畜养殖、藏区人民主食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1961年以来我国大麦收获面积曾达到519.13万公顷,但近年来却呈现不断减少趋势,2010年降为仅65.0万公顷,大麦成为近年进口量仅次于大豆的粮食品种。我国大麦产业发展除受国际市场波动、宏观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以外,农民、种子生产者、啤麦加工厂等相关主体的行为也直接决定着大麦产业的发展状况。有鉴于此,大麦产业经济课题组于2012年7月下旬深入河南省驻马店市、湖北省襄阳市、湖北省仙桃市等2省3市,对大麦产业链的相关主体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大麦种植主体

1、种植原因

大麦在河南、湖北两省都被作为杂粮,农户根据市场行情自行决定种植规模。除仙桃市曾于“十一五”提到支持大麦产业发展外,各地大麦都让位于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油菜等重要经济作物,并无明确的扶持政策。农户选择种植大麦,主要是因为大麦存在茬口优势。调研组亲自访谈的17位农户,普遍反映,大麦可以迟种早收、茬口早,便于合理安排农时与适时轮播棉花等效益较高的农作物。襄阳市农民反映,大麦在化肥等方面的投入要少于小麦;驻马店市农民认为大麦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山区非常适合种植。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农民反映,大麦补贴缺失对其生产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未严格区分所种植的作物类型,而是根据农民所承包的耕地面积发放农业补贴。

2、种植规模和品种

实地调研中发现,农户大麦种植规模普遍不大,绝大部分位于1~10亩之间,其中,驻马店所调研农户2012年大麦平均种植面积为8.6亩,湖北两市8户农民平均种植3.9亩。
驻马店农户的主要种植品种为驻大麦3号、驻大麦4号,仙桃主要种植华大麦3号、华大麦4号与驻大麦3号,襄阳主要种植品种为驻大麦3号、鄂大麦32122号、苏啤3号。在品种选择方面,除与驻研种业有限公司或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签署协议种植大麦种子的农户外,农户主要使用种子经销商所供品种进行种植。

3、单产水平

大麦单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驻马店所调研农户2012年的大麦平均单产为780斤/亩;襄阳所调研农户大麦的平均单产为820斤/亩;仙桃所调研农户平均单产为550斤/亩。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同一农户,受气候、投入等因素影响,不同年份的大麦单产也存在较大波动。

4、大麦销售

大麦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合作社统一收购与农户自行销售两种。其中合作社统一收购一般在大麦收获两周内进行入户收购。农户自行买卖模式的收购时间不定,通常一年1—2次。部分农户反映,大麦存在卖难现象,一是因为受气候、管理等因素影响,大麦品质与啤麦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价格不理想;二是因为大麦不像玉米等其他农产品有经销商长期收购。除为种子公司生产大麦种子外,大麦通常被卖做了饲料,啤麦、加工仅占小部分,如在湖北省,酿造、饲用和其他大麦制品的加工原料的比例分别为10%、85%和5%。各地大麦收购价格存在明显差异,从0.80元/斤—1.07元/斤不等,啤麦收购价格比普通大麦收购价格高0.05~0.06元/斤。

二、大麦产业链其他重要主体

1、种子生产者

调研以河南驻研种业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公司为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控股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10月成立。该公司拥有2套8吨自动化生产线,日加工种子能力30万公斤;建有各类种子生产基地7万余亩,年生产种子2500万公斤。

公司拥有大麦种子基地1万亩,另有信阳、新乡、商丘、南阳等多个栽培试验基地或生产试验基地。公司通过专业合作社、能人等主体来组织农户生产种子,公司负责提供大麦种子以及全程的技术指导,在严格检验大麦纯度、杂质等具体指标后再行收购,收购价比市场价高10%左右。在此之后,公司还有严格的排杂、精选、储存、包装等环节。

公司种子省内、省外销售各占50%左右,其中,在驻马店市的市场占有率为60%~70%。作为驻马店市农科院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购买驻马店市农科院研发的品种,所付专利经费的30%作为市农科院科研奖励,70%作为其科研经费。

自2002年成立以来,该公司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市场销售额是2002年的25倍,但自2008年以来,公司发展进入一个瓶颈期,2011年销售额仅为2008年的1.2倍,同时,该公司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一是作为地方事业单位控股公司,难以申请到银行贷款以扩大再生产;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在驻马店本市即有一家企业冒牌销售驻大麦系列种子,维权较为困难;三是所依托的事业单位福利待遇相对较差,难以引进、留住关键技术人才,直接影响大麦品种创新能力。

2、农民专业合作社

调研以河南沁阳县春水镇啤酒大麦专业合作社为代表。该专业合作社于2004年7月由春水供销合作社与驻研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倡导,春水镇农民参与,2007年正式注册成立,是沁阳县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春水大麦专业合作社以啤酒大麦生产为主,也涉及小麦、花生、玉米、大豆、芝麻等其他农作物的生产。合作社有具体的章程,入社社员需登记并入股,每股10元,最低1股,上不设限。

春水大麦专业合作社主要与驻研种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之前有委托合同,现在主要依靠信用维持。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集中连片种植大麦种子,并及时向驻研种业提供详细的种植情况表,保证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机械收获,严格进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去杂除劣工作;驻研种业有限公司则在合作社组织下负责农民具体的技术服务以及产品收购工作。在物资供应环节,春水啤酒大麦专业合作社保证农户所需化肥、农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5%配送到户,为农户提供化肥、农药及其他物资的实用技术,保证种子化肥农药质量,做好种子供应并签订合同;在产品购销环节,由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收购,驻研种业有限公司提供资金、包装等,专业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及时上交并提供场地组织收购,严格按照签订合同收购,示范村、示范组与示范户就地收购,收购价格高于当地市场0.02~0.03元/斤。

合作社社员大麦种植品种都为驻大麦3号,2006年该社大麦种植面积1000亩,2008年达到15000亩,但2010年下降到只有6000亩,2011年仅有800亩。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二是部分农民粗放管理导致卖难,使种植积极性有所下降;三是整个豫南地区没有麦芽厂。

3、种子经销商

课题组所调研的种子经销商位于湖北省襄州区黄龙镇,该镇农民的主要轮种方式为“大麦+玉米”、“大麦+棉花”、“小麦+水稻”。黄龙镇共有种子经销商29家,提供水稻、玉米、黄豆、棉花、芝麻、小麦、大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子,其中,大麦种子约180 ~210万斤(32-35斤/亩)。主要的大麦品种为鄂大麦32122号(单产约850斤/亩,种子价格1.7元/斤)、鄂大麦6号(单产约850斤/亩,种子价格1.7元/斤)、苏啤3号(单产约900斤/亩,种子价格1.9元/斤),全为啤酒大麦品种。种子经销商反映,农户通常根据种植习惯选择所种品种,较少更换。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全为啤酒大麦品种,但因为实际的大麦质量达不到要求,部分大麦被作为了饲料,卖给了武汉东西湖等养殖企业。

4、啤麦加工厂

课题组所调研的啤麦加工厂位于仙桃市。该啤麦厂共有2条生产线,德国进口设备,1986年10月份正式投产。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进口加拿大大麦;九十年代主要用鄂大麦9号品种,但品质较差;2003年改制时曾在本地收购过2~3万吨的啤酒大麦,但后来该品种出现退化。现在该公司啤麦来源中,约40%为澳麦、40%为法麦,其他20%来自于甘肃、湖北等地。公司反映,仙桃进口大麦价格比国内大麦价格高,但国产大麦蛋白质含量高,浸出率低,即便国内啤麦质量较好的甘肃,浸出率也只有79~80%,湖北本地为75%~78%,国外的可达83%,因此,公司倾向于进口啤酒大麦。最近2年公司啤麦加工量都为3万吨,2012年仅为2万吨,主要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啤麦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啤酒厂,包括本地的燕京分公司。此外,公司反映,绝大部分消费者较少关注啤酒麦芽含量,啤酒产品与价格难以差异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有啤酒产品中麦芽含量越来越低,冲击啤麦加工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政策建议

1、尽早出台大麦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

从调研来看,农户种植大麦主要是因为大麦存在茬口优势,但农户大麦种植规模也受到种植效益的直接影响。在没有发展订单农业的地区,农户主要根据上年度的大麦价格决定当年的大麦播种面积,因此波动较为剧烈,从而影响到饲料企业、啤麦企业获得稳定的大麦原料。因此,建议政府切实考虑我国大麦产业的实际情况,适时出台大麦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

2、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当前一家一户分散型大麦种植模式具有许多弊端,直接影响大麦品质与产量,“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不失为克服这一弊端的一种有效手段。企业通过推广优良品种种植、加强农技推广服务、实现优质优价收购等,可实现大麦产业链各主体间更密切的经济联系,提高大麦品质与农民种植经济效益。

3、瞄准大麦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支持

基于产业链各环节的调研结果表明,各地大麦品质普遍良莠不齐,由此导致农民大麦销售存在压力、销售价格偏低;啤麦加工厂舍近求远进口啤酒大麦,压缩国内大麦需求。大麦品质不高及良莠不齐是制约大麦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建议政府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大麦质量,引导企业使用国产大麦。

(在调研过程中,得到湖北省农科院李梅芳研究员、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院王树杰副研究员和受访农户与企业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