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成为各产粮大省“两会”热词
在近期中国各地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粮食安全”成为各产粮大省“两会”上的热词。从“两会”上透出的信息可以看出,产粮大省既显示出稳定粮食生产的决心,也在探索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从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上看出,中国主要产粮大省粮食产量均呈现上涨态势。1月21日,吉林省省长巴音朝鲁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吉林省2013年粮食产量达到710.2亿斤,比上年增长6.22%,总产量由全国第5位上升到第4位。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居国内首位,2010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千亿斤,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1114.1亿斤,2012年粮食总产达1152.3亿斤,2013年粮食总产为1200.82亿斤。
河南省是中国第二大产粮大省。河南省长谢伏瞻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3年,河南省新建高标准粮田951.7万亩,粮食总产1142.7亿斤,增产15亿斤,实现“十连增”。在山东省,粮食总产达到905.64亿斤,比上年增加3.36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十一连增”。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中国31个省(区、市)粮食总产量为60193.5万吨,比去年增长2.1个百分点。
从中国主要产粮大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保障“粮食安全”已成为当地的政治责任而被重点规划。河南省今年将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力争新建高标准粮田90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黑龙江将以推动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既继续肩负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又要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安全基地。
山东省也对今年的粮食生产做出重点规划,将持续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实施“渤海粮仓”科技工程和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山东省长郭树清在报告中说:“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使之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相协调,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在确保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同时,中国各产粮大省对粮食生产的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从原先的过度追求高产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土地流转带来的规模化经营寄予厚望。
吉林省农委主任李国强告诉记者,今年将突出发展效益型、规模型、特色型、生态型、安全型、智慧型农业,稳定粮食作物面积,优化品种结构,使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达到650亿斤。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黄福清认为,目前各地农业大灌溉、大施肥的发展方式令人担忧,应该在保障粮食总量持续提升的同时,保证粮食品质,保护耕地资源。也有政协委员建议,黑龙江省应坚决抵制转基因的粮食种类介入,打造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
去年底以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均把粮食安全列为2014年中国各项工作的首位,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文章来源:三农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