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地区玉米霉变说起

从收获后的问题看玉米发展面临的产业技术需求

(从2013年冬季东北地区玉米霉变说起)

近期,在黑龙江、吉林等地暴发了玉米因收获后大量堆积在地里、大雪覆盖籽粒干燥缓慢等因素引发的霉变事件,农户遇到了因籽粒霉变质量不达标而导致无法出售玉米以及出售价格急剧滑坡、收入严重下降的问题。各省也在紧急协调对策,出台新举措,保证农民的收入。

此事件,表面看问题是发生在农民收获玉米之后因晾晒及贮藏不当所致,实际是长期以来玉米品种选育方向偏离生产实际、盲目追求田间产量所致。

霉变原因:

1. 植株生育期偏长;

2. 籽粒脱水慢;

3. 缺乏籽粒晾晒场地(黄淮区田间与路边晾晒,雨天无法处理;东北堆积在田间,冬季大雪覆盖);

4. 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后,更面临收获后果穗与籽粒的干燥问题;

5. 东北地区十月中下旬就可能下雪,对果穗贮藏或籽粒晾晒(烘干)的需求更突出;

6. 籽粒脱水慢造成的霉变问题直接导致出售难及品质严重下降,霉变只是表面现象,反映的是品种不适合生产要求;

7. 黑龙江等地区2013年的生产条件可能是若干年遇到一次,但这种风险在增加,就像病害暴发一样,可能是5-6年一次,但必须防范。

对策:

1. 必须加快对早熟、脱水快品种的选择、审定与推广:早熟品种的培育必须加速,审定标准适当放宽,田间产量平或略低不重要,实际收益将不会降低(需要专家测算);

2. 三大主产区都需要早熟品种,没有早熟和籽粒脱水快的品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玉米机械化生产,就没有生产的稳定性,因灾减产的风险就会加大。

建议:

1. 加快对各生态区早熟品种的选育,强化相对于主推品种或区试对照品种熟期要前提,至少要早3天,5天更佳。起步阶段,对于早熟品种在产量方面要放松,与对照平产即可,对病害的抗性水平可以略为放宽,例如可以较原标准放宽10%-20%的尺度。

2. 重新审视2013年国家区试、东北各省区试、企业联合区试品种中是否有早熟性好、产量相当但由于一些原因被取消申报资格的品种,给这些早熟品种一个机会。

王晓鸣

2014年1月24日

各位领导,

近日黑龙江发生严重的玉米霉变问题,我也在思考相关问题。其实这不是一个病害问题,更主要的是品种问题和如何加快发掘早熟品种的问题。曾有一个阶段,大家热衷持绿型品种的选育或粮饲兼用型品种的选育,我个人一直认为这种选择不好,但仅是从光照和土壤营养利用角度考虑的。这种对品种的选择是一个阶段的认识和需求,但目前应该坚决明确要改变选育方向,加快早熟品种的选育。国家区试、产业体系、科企联盟都应该有所行动。美国品种在8月底就成熟了,也没有因此而导致美国玉米产量下降,但生产风险就降低了很多。我们如果再缓慢,跨国公司的品种将全面很快地进入中国市场。

对于品种我是门外汉,但同样是忧心忡忡,附件是我今天早上开始写,刚刚完成的一个草稿,不对之处请指正。

王晓鸣

各位专家,

同意晓鸣的意见。我计划周一上午就把我们体系最近的所有相关调研报告打包后传给农业部种子局和孙世贤,同时也传给体系全体人员(含50家企业)知道。昨天晚上,我只是把两份体系的调研报告紧急传给了农业部的业务主管司,但还没有传给种子局。

玉米霉变的本质确实不是植保问题,而是品种问题。虽然黑龙江确实有播种时间推迟导致成熟度不好的原因,但本质上是品种生育期过长,在生产上没有弹性,导致收获前已经来不及脱水,曹靖生的报告显示,六个地区54个农户的玉米籽粒平均含水量26.1%,其中绥化、哈尔滨两地平均含水量分别是33.3%和32.3%。王立春的调查数据显示,直到现在东北地区的玉米还有23%~39%的含水量。但含水量23%以下的样本,霉变率很低,能达到临时收购标准,但仍有可能高于正常标准。地区间有差异,而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恰恰是容易发生春涝的地区。今后,施行机械化作业以后,生产规模越来越扩大,农民保守性的方向发生根本性变化,必然要求矮秆、早熟、耐密植、脱水快和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而国家玉米产业体系的育种家虽然意识到了这些社会需求,但在改革育种技术路线时态度不够坚决。本质原因不是育种家保守,而是品种审定制度造成的逆向淘汰,也就是创新悖论。创新死路一条。

今后必须考虑粮食安全到底怎么保障?农民只需要考虑经济利益,而国家的粮食安全却要通过他们的利益来实现。这就有矛盾。很快,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就会推广和普及籽粒烘干设施,每一斤玉米降一个水,成本一分钱,降低20个水就是两毛钱,黑龙江的农民甚至要付出更高的烘干成本代价,这是机械化以后大农户无法承受的巨大成本压力。

品种审定制度再不彻底改革,我们可真是没有竞争力了,因为外企很容易就拿出对路品种,而我们的企业则不敢创新。国务院8号文件公布过去两年半了,“绿色通道”的改革措施还只是写在纸上,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制度的弊端仍然没有触动。品种准入制度和改革品种区域试验的最大阻力来自科研机构,就来自像黄长玲、赵久然这些人,本质上不是来自企业。那些“专家”心里什么都明白,但就是要反对正确的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企业不敢创新,因为创新是死路一条。少数专家挣了些小钱,却把产业给害苦了。如果不能突破技术陷阱,种业很难发展。

为什么说跨国公司容易推出适路品种?我们已经注意到,先锋公司的品种筛选试验密度5000株/亩以上,生育期提早3-4天;孟山都的试验密度5500株/亩,生育期提早5-6天,株高也明显比先锋的组合普遍降低20-30公分。而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试验品种真的没法与之竞争。虽然我在几家企业和个体育种者的试验站看到不错的组合,但距离孟山都仍有较大差距。我没有看到跨国公司在黑龙江的试验点和品种,但我们要小心应对。首先是反思,然后才会有坚决的改革与创新行动。

我们系统地从美国引进商业自交系,变成我们自己的创新成果,至少还需要3-5年时间,在这之前,应考虑引进美国基础种子公司的品种作为应急之需。品种审定的制度障碍,不是冠冕堂皇的国家利益,而是少数利益之徒。这是当今中国最难办的事情。

张世煌

张老师,非常同意你和晓鸣老师的意见。通过这三年参加体系试验站工作和生产调研,早熟、耐密、增密、矮秆不仅是全国玉米科研和生产的现实需求,也是西北产区的需求。目前生产上品种生育期确实太长了,甘肃中部属于旱寒区,4月中上旬播种10月上旬左右收获,生育期160多天,甘肃东部热量稍好些,生育期也在145天左右,并且有些育种单位和企业提供的生产品种生育期还有延长的趋势...,各县推广的品种并非我们建议的好品种,核心是种子销售机构与制种企业构成了利益共同体,捆在了一棵树上。改大穗稀植为耐密增密,我们喊了几年也宣传和展示了许多示范田,密度的增产作用确实是笫一位的,平均增幅在12%--15%,也可达到20%,但农民和地方推广机构的观念就是难转变...。今年的一号文件更加明确了粮食安全问题,玉米尤其是旱作区影响较大的全膜双垄沟如何持续增产增效问题也许是应考虑的重点。国办8号文件和去年年底出台的国109文,集中涉及种业、科研单位、科技企业改革,昨天我参加省上关于落实意见的讨论,看来真正实施还任重道远,因涉及配套改革和政策、部门利益等。

fan

张首席及各位专家:前几日我和王立春老师、刘景盛老师的团队人员随中央电视台记者去吉林东丰县调查了两个地点,三个品种的霉变情况,随后我们又去黑龙江与王俊和站长调查了兰溪等两个点。我的感觉是实际调查结果霉变率都要超过10%。但回来数据和各地试验站一平均,霉变率就下来了。霉变的原因已写进报告中,因玉米品种不同,含水量较高的品种出现的霉变基本由枝孢菌引起的,是黑龙江地区平铺在地上的最下层玉米,枝孢菌附着在籽粒的表面,用手可以擦掉 ,脱粒后基本上就没了。关键是因穗腐病和茎腐病及因含水量较高收获时造成的破损粒引起的霉变率在我的实际调查中在10%—15%。这是问题的关键,经鉴定有镰孢菌、青霉菌及腐霉菌等。因此我们的观点是不能降低收购标准。解决的办法是挑出霉变穗,或由国家收购霉变粒。今年出现的霉变问题,表面上看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但实际上是人为造成的。玉米品种熟期较长,含水量较高,越区种植,忽视穗腐病、茎腐病的抗病育种等等。我们体系虽然一直倡导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提到的以含水量的多少来标定品种的熟期问题,但还是晚了一步,此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赞同张首席在育种方向的观点。

晋齐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