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中间商分走种子利润大头

去年12月,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市举办的首届隆平国际论坛上用“提篮子”的湖南俗语,痛批中间商抬高种子销售价,阻碍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把种子界利润分配不均的问题摆到了桌面上。

据了解,种子市场化以来,拥有零售渠道或者客户源的批发商并非靠批零差价挣钱,而是依靠“返利”(或称“提篮子”)拿走了种子利润的大头。

袁隆平表示,隆平种业的杂交水稻种子平均出厂价每斤约20元,但到农民手里时却是40~50元。通常每亩需3斤以上种子。按照每斤50元计算,亩种子成本在150元以上,其中90元被中间商拿走,远高于企业出厂价。据了解,水稻种子总需求相对稳定,如供应偏紧,特别是存在部分品种结构性紧缺,价格必然上涨。一般来说,高价种子都是专有品种,这些品种要把研发费用列入成本,也有企业凭借专有品种生产经营权制定垄断价格。种子的流通一般需要经过县、乡两级经销商,其利润率高低会对种子的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三成,而占总量四成的杂交玉米种子,虽然返利比杂交水稻种子要低,但中间商仍赚取了大部分利润。“郑单958”每袋种子售价30~35元,企业赚不到多少钱,经销商只有10元以下的利润;而很多品种每袋售价55~65元,经销商可拿15~20元的“返利”。基层经销商的客户群固定,当然会选择挣钱多的品种。

种业资深专家佟屏亚表示,杂交玉米种子的经销,生产企业确定各品种的零售价,零售商和批发商都是拿“返利”。企业以量取胜,薄利多销,大部分利润以“返利”形式给了批发和零售商。企业反映,经销商销售的种子都是获利最大的种子,而不是大田产量最高的种子。

在杂交玉米种子市场上,近几年每年会炒作几个品种,但一两年就被做烂。业内总结:一些当红品种逃不过“三年兴衰周期律”,即第一年少数人大赚,第二年大多数人大赚,第三年所有人大赔,第四年无人问津。

业内专家还表示,种子价格包括生产成本、市场销售成本、运作管理成本、知识产权收益等。种子企业应专注于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品种,市场管理者应制定更加规范的市场规则,渠道利润过高、厂家利润过低、农户不选择,这个品种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索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