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
不久前,中国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关于中国2013年电力装机增量的相关信息。过去10年中,中国的电力产业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保持着与势头强劲的制造业相同的增速步调。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电力装机每年增长达到10%左右,增长量极其可观。
在2013年1月至10月,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中国装机增量出现下滑,仅为6300万千瓦。
值得关注的是,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呈跳跃式增长。2012年非化石燃料装机增量仅为3100万千瓦,2013年前10个月,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和核电装机已经增至3600万千瓦——影射出全年增长有可能达到4300-4400万千瓦。这意味着,2013年,中国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增加一座装机为100万千瓦的非化石能源发电站。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量已经超越化石能源发电(煤炭和天然气)和核电的装机增量。
2013年前10个月,包括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量达到3380万千瓦。而包括化石能源发电和核电在内的同期装机增量仅为2700万千瓦。
换句话说,2013年中国的发电装机增量中,可再生能源和核电装机占比达到57%,而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增量为43%。
这些数据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大大的跃进——支撑整个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的电力系统正在更多地朝可再生能源方向迈进,而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化石能源。
就在中国国家能源局公布2013年电力装机增长数据的同一个星期,中国中铁透露,中国的高铁铁路长度超过1万公里——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长的高铁线路。
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业不约而同地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快速发展的成果。有人诟病中国在大力发展工业和经济的同时罔顾环境保护,此时,中国铁道建设捷报频传,给了环保主义者有力的答复。相比私家车和飞机,高速铁路是城市间更具效率的交通系统。高速铁路网络广泛铺开之后,中国居民的出行方式将有更加丰富的选择。依靠电力系统支撑运营的高速铁道系统正在帮助中国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依靠2013年的成果让全世界知道,中国正朝着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资源的路线大步前进——这与中国政府的“十二五”规划方向一致。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强行废除固定碳税,导致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方面取得的艰难进步化为泡影。
作为澳大利亚少数呈现增长态势的行业之一,澳大利亚新一届政府却抓住一切机会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表示嘲讽和轻视。清洁能源财务公司(Clean Energy Finance Corporation)是澳大利亚专为新兴清洁技术提供财政服务并且取得巨大成功的绿色银行。一条废除该公司的草案在众议院被批准,政府对行业的不屑态度可见一斑。
相反,澳大利亚政府更加关注推广煤炭和天然气开采。一份来自牛津大学的报告强调,由于中国对煤炭的需求呈下降趋势,澳大利亚的煤炭基础设施有可能沦为“搁置资产”。
对此,澳大利亚应该向中国学习,利用本国地理和技术优势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发展,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科技创造发展条件。发展可再生能源既能使澳大利亚紧紧跟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浪潮,又能为该国由于汽车行业萎缩而失业的人群创造就业岗位。
中国的成就说明,一个聪明的国家会将能源安全安置在具有坚实基础的制造业系统上。中国具有发达的风电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等硬件设施生产体系。相反,中国不会将能源安全过多地依赖采矿、提炼等行业。
制造业将会坚定地支持未来世界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制造商的回报也将上涨。而致力于采矿和挖掘资源的公司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回报递减,因为资源会变得越来越难以获取。
化石燃料领域正在推广可替代燃料,比如煤层气和焦油砂——它们被誉为下一代富矿。这一趋势在美国已经逐渐被推广,很多大型石油公司纷纷采取行动,希望能够在煤层气和焦油砂领域提前占得席位。
虽然追求可替代燃料能够降低全球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但对于促进能源系统的现代化发展无济于事。能源系统的现代化主要通过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在能源结构中的表现来衡量。在这一点上,中国通过突飞猛进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表示,中国正在践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承诺,并且以此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高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将对中国降低碳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帮助中国政府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局面。
文章来源: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