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最好的科普
(孙滔/文)鲁迅《父亲的病》一文本是短篇散文,在我看来,这同时还是一篇堪称经典的科普文章,他将郎中为父亲臆想治病的荒谬剖析得深入透彻,全文不着一字指责,却无处不在批判。
在鲁迅眼中,那些名医的所有医术“精髓”在于“医者,意也”,无论是“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的梧桐叶、本在一窠中的原配蟋蟀、普通人不曾听闻的平地木,还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的败鼓皮丸,均遵从“意”这一原理。然而,无论这“意”多么精妙动人,多么意境深远,意图打破水肿的败鼓皮丸也没有医好其父的沉疴。
除了感怀其父亲的病亡,文章还使中国人有深切的生活代入感,读者会跟随思考,这如同巫术一般的所谓医学缘何仍在中国大行其道。
代入感很重要,这是能引起读者关注与共鸣的法宝。不过不是所有科普工作都能如鲁迅般以切身经历进行,对于如核电、水电等许多领域而言,严肃的科普写作一样不可少。只是,仅仅撰文论述显得有些单薄。
人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来自感官。以转基因大米为例,百闻不如一见,肉眼看来,转基因大米与普通大米并无二致,至少这与某些反对转基因的宣传画中的恶魔漫画形象大相径庭。这还不够,如果你尝一尝,也没有察觉出跟我们熟悉的米饭口味有丝毫差异,自然就更容易接受了。
——事实正是如此。2013年的转基因大米品尝活动被众多科普人认为是最好的转基因科普活动,也是科普形式的创新。
但这还不够。人们通常只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投以更多关注,而绝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尝过转基因大米。常常有朋友问,转基因安全吗?我一般如此回答:只要超市有卖,你只管买就是了。当然,如果对方对具体问题感兴趣,自然要具体解答。
普通民众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和接受并非都依赖于读科普文章。苹果手机的推广就未曾使用过科普的概念。乔布斯第一次展示iphone的时候,大多数人并未觉得诺基亚哪里落后,然而当周围人都在用iphone玩切西瓜、愤怒的小鸟的时候,人们忽然觉得旧手机该淘汰了。
事实上,不需要专家来讲解触摸屏的原理,不需学习手机怎么会有重力感应,一般人只需使用这些功能即可,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无需苹果公司的专家,有无数“果粉”会为你解答。而对于智能手机辐射的健康影响问题,大多数使用者并不关心。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转基因的问题在于转基因还不够好,还未能像智能手机一样跟普通人的生活紧密结合。如果转基因作物能够依据消费者的爱好进行订制,如果能够提供种类繁多的转基因产品,相信无需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学者出面,无数“转基因粉丝”会无师自通为民众解疑答惑,无数农民也会现身说法作出解释。
至于安全问题,人们既然没有为“手机辐射会不会影响生育”“手机辐射没有做三代安全评价”等命题烦恼,转基因也一样不应有那么多的非议,何况其现有安全评价远远超过对手机安全问题的评价。
如是,本文似乎有一个与此前《精英长寿》一文提到的“精英化”相左的观点:专家科普的作用有限,产品与民众生活紧密结合才是硬道理。
事实的确如此,对于高科技而言,最好的科普就是让其产业发展更快些。当其产业蓬勃时,各种广告和示范自会接踵而来。一个好的深入人心的广告远比一篇严肃的科普文章更有传播效果,名人示范也更有广告效应——比如奥巴马让黑莓手机显得星光熠熠。某种意义上,这种广告和名人效应就是很好的科普。只是在这种广告没有在电视台播出之前,我们唯有依赖严肃科普。
转基因科普一样需要这些。说得更直白些,最好的转基因科普就是在严格安全评价前提下放开转基因(无论是研发还是产业),让其快速发展,走入民众生活,届时自然会有明星手捧眼花缭乱的新产品到电视台广而告之。
然而现实太骨感。政府希望等民意好转再放开政策,希望民意转向寄托于科普,而更好的科普有赖于产业升级,产业则依赖于政策开放。——这是一个死循环。执政方过早将转基因科普的重任甩给了民间力量,而对于政策开放(其本职所在)却束手束脚、含糊其辞。一定意义上,其现有态度是转基因科普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