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正式开放转基因抗虫茄子的商业化种



农业部长Matia Chowdhury 周三提出Bt茄子幼苗分配方案(New Age photo)

(英国《每日星报》)孟加拉国于2014年1月22日正式开放了当地首个转基因作物——BT转基因抗虫茄子的商业化种植。

与此同时,孟加拉国农业研究所(BARI)向全国4个地区的20名农户发放了该作物的秧苗。但是,孟加拉国农业研究所加济布尔地区学术主任Jahurul Islam表示,该新品种将暂不向市场投放。

Bt转基因茄子的特性是农民再也不用喷施农药了。而此前在茄子的整个生长季,农民通常需要喷施多达80次农药,远远超过了推荐的25次,从而使长出来的茄子也带有剧毒。

由孟加拉国农业研究所研发的这几个转基因抗虫茄子品种分别是:BARI Bt (Uttara)、BARI Bt (Kajla)、BARI Bt (Nayontar)和ISD006 Bt BARI。

孟加拉国农业部部长Matia Chowdhury于当日在农业研究中心的一个项目活动上向农户发放了转基因抗虫茄子的秧苗,并作为主要嘉宾表示:“在经过了国内和国外多项必要的检测后我们决定开放种植转基因抗虫茄子。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来验证种植这个品种的利与弊”。Matia Chowdhury部长还表示选择施行这项举措是对转基因作物能够确保粮食安全这一事实的充分认可,并强调,政府向来都极为警惕任何可能影响人民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因素。

随着转基因抗虫茄子的开放种植,孟加拉国成为全球第29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自2005年,孟加拉国农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就对当地食用最多的蔬菜之一——茄子展开了生物技术研究,向其基因组插入了一个晶体蛋白质的编码基因(Cry1Ac),这个被称作Bt的基因来自土壤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它表达的晶体蛋白质能够特异性地杀死鳞翅目昆虫的幼虫,而大部分农作物害虫都属于鳞翅目。

Bt转基因抗虫茄子足足用了7年时间才最终完成在国内多种类型农业生态区的温室及大田试验。Bt基因的插入使茄子能够抵抗其主要虫害——鳞翅目的茄黄斑螟蛾(L. orbonalis),从而避免由此造成的50-70%产量损失。

然而,一些绿色组织仍然担心孟加拉国开放种植转基因作物会威胁到环境和公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