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助农牧民增产增收

原题:科普寺院行

作为201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奖补对象,青海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向僧人宣传普及医疗健康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和防震减灾知识等。

“我不在做科普,就在做科普的路上。”——这句话不是套话,而是青海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真实写照,因为青海省幅员太辽阔,做科普之前就得先赶路。在西宁时,科普队员还穿着短袖,当他们翻山越岭来到玉树州时,就要穿上棉袄了,单趟就有800多公里,开车要从早开到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科普队每一次深入边远贫困地区做科普,不能是“千里送鹅毛”,一定得是“雪中送炭”。

科普进村,助农牧民增产增收

“青海省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比内地省份落后,做科普工作,需要投入的地方特别多,群众接受起来不如内地那么容易。”科普工作队队长郑江峰这样介绍青海省科普工作的特点。对于在这里居住的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来说,科普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当然有一些常规工作,比如‘三下乡’活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活动等,但除了做科普宣传,更重要的是让科普惠及农牧民。”郑江峰表示,通过向农牧民群众推介最新科学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也是科普队的重要工作。

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称文镇宋当村位于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2006年9月,科普队经过实地调查,选择了在该地建设科技示范基地。科普队直接驻扎在一位叫周显龙的农户家中,给他建了一个半亩的蔬菜大棚,新建了半封闭式猪舍及燃烧式沼气池,引进了大量优良的蔬菜品种。一年运行下来,他全家的收入达到了2.5万元。与此同时,很多村民仿效他,一起改善了生活。

科技示范项目正在为农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玉米是农牧民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在往年,玉米摘了以后,秸秆只能烧掉或白白浪费。2012年,科普队开始在循化县查汗都斯乡新建村推荐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技术,第一年免费为村民加工了2000多包青贮饲料,村民尝到甜头以后,第二年主动向科普队提出想要5000个塑料包装袋。为此,科普队投入20余万元资金,购置了揉碎机、打包机等设备,供村民使用。

“这些塑料袋的加工,都是我们工作队的干部职工利用节假日及中午休息时间,自己加工成的,做好了再免费送给他们。”郑江峰告诉记者,每袋加工好的饲料还要相应装入发酵剂,每个袋子成本是7至8元钱。通过这些投入,两年下来,共生产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近500吨,根据测算,该项目惠及千余养殖户,可为每个养殖户每年节约饲养成本约3000元,并辐射到了周边地区,为下一步大力发展畜牧业,降低养殖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2013年,该项目获得“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的支持。

此外,科普队在全省各地建立了13个科普示范基地,基地涉及的有玉米、葡萄、草莓、油桃、蔬菜、花卉等,项目涵盖了青海农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科普队利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建设了3个科普惠农服务站,服务站特别聘请专家来传授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科普寺院行,服务到藏区”,僧人也爱上科普

僧人也需要科普?记者一开始也很疑惑。“其实跟你们想的不一样,现在寺院僧侣也在进步,和以前相比,僧人的态度更加开放了,乐于接受新知识,有很大的科普需求。”郑江峰告诉记者。青海省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据统计,全省共有大大小小的寺院600多所,僧人就能达到5万人,清真寺也有1380多所,阿訇的人数也达到2300多人,用科普来服务寺院,是一件很现实的事。

事实上,早在2003年,科普队就启动过科普进寺院的工作,但开展几年后因各种原因一度搁置。2012年,科普队重启了“科普寺院行,服务到藏区”活动,并将这一项目独立出来,专门进行了策划。科普队邀请地震局、疾控中心等单位专家,先后来到贵德县官赛寺、湟中县塔尔寺、称多县尕藏寺等5家寺院,向僧人宣传普及医疗健康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和防震减灾知识。由于青海是高原地区,有不少僧人患有高原性心脏病、结核病,科普队还为他们义诊,免费发放药品。“官赛寺一位名叫白玛加央的僧人,今年已经63岁,他在领到药品后,激动地跟科普队员讲,‘我走路也不方便,身体也有病,如果不是你们给我送来这些药,我对自己的病也不太清楚,还是照着以前稀里糊涂地吃药呢’。”郑江峰向记者讲述这幕时仍非常感慨。

2013年6月20日,科普队带着青海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称文县尕藏寺开展工作。在玉树地震后,该地有内地援建的温室大棚,但当地的僧人和群众不会使用。科普队向他们免费提供了蔬菜种苗,并发放了藏文的技术资料——这些资料光翻译就准备了半个多月。队员们在温室大棚里,手把手地教大家多种蔬菜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大棚里种上了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以后,一位叫索南才让的僧人感慨地说,“过去我们很少吃到新鲜蔬菜,现在条件好了,还可以自己种着吃,参加了你们的培训,才知道种菜也有这么多学问啊!”

借助社会力量,以项目建设带动科普

科普事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但由于青海经济基础薄弱,科普资金经常捉襟见肘。如何借助社会资源办科普是一个大的课题,而青海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和爱德基金会的合作堪称典范。

“早在2000年初,科普队就已经和爱德基金会开展合作。他们看到了我们在科普方面做出的成绩,而且我们的理念很契合,都想通过一些项目为全省做点实事。”郑江峰介绍说,爱德基金会甚至把驻青海办公室也设在了科普队。

双方合作的项目一般由科普队提出规划,由爱德基金会投资,然后共同实施,这些公益项目遍及雪域乡村。科普队在贫困和边远地区开展了“农村综合发展”“西北草原管理和社区发展”“爱德光伏电源”等多种科技扶贫项目,涉及农田水利、种植养殖、人畜饮水、温棚建设、草场建设、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628.97万元,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

在20多年的科普工作中,科普队深刻感受到,只有把每项工作做扎实,让科普成为农牧民身边看得见的实事、好事,老百姓才会自觉接受科普。“比如通过向农牧民免费发放太阳能灶,代替燃烧牛粪,从源头上解决了他们的燃料问题,便利了他们的生活,在此基础上再向他们讲解如何保护草原植被和清洁能源知识,就要容易得多。”郑江峰告诉记者。

“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青海省太大了,还有很多科普盲点,有很多偏远贫困地区不能经常走访,压力仍然很大。”郑江峰表示,“科普队还时常感觉心有余力不足,希望全社会能有更多资源、力量投入到科普工作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