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奖者邹江石研究员受到省委书记罗…
1月13日,省委书记罗志军与我省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部分获奖人员进行座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表示热烈祝贺。我院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奖者邹江石研究员参加了座谈会,受到罗志军书记亲切接见。座谈会上,罗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把全省的科技创新潜力和活力进一步释放出来,为加快转型升级、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来自15个获奖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邹江石研究员代表获奖人员发言,他指出了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回顾了两系杂交水稻两优培九的选育和应用过程,对省委省政府给予农业科研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期望年轻科技人员能珍惜现有科研环境,潜心研究,勇攀高峰,为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新的贡献。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我国科技进步类的最高奖项。自2000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14年间,我国共授予通用项目科技进步特等奖6项,其中有7年空缺。2013年度,国家共授予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20项(通用项目)。
1月10日,省内众多知名媒体对邹江石研究员进行联合专访,宣传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背景材料:
1、我国首个两系法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
我院邹江石研究员主持育成的两系籼型杂交稻新组合——两优培九,系我国第一个两系法超级稻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两系法杂交稻成功应用于生产的标志性成果,为国际领先水平的突破。
两优培九实现了优质、超高产和优良抗性的有机结合,在国家超级稻中表现突出,种植遍及西至四川,东至江苏沿海,北起陕西汉中,南到海南三亚的16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超1亿亩。自2002年起,连续多年种植面积位居杂交稻单个品种年种植面积的首位,有超级稻先锋组合的美称。该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03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第3主要完成单位,选育出两系法杂交稻两优E32、两优108等;完成对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生态条件选择和以水增温保障技术为核心的高产高纯度制种技术体系的研究;完成对两系法杂交稻生物学特性研究和栽培技术研发,建立了以提高结实率及稳定性为目标的两系法杂交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两优E32曾创造过杂交水稻单产世界记录,其株型被作为超级杂交稻理想株型的模式登载于国际性权威刊物Science,并被国内外广泛引用,成为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体系的核心技术之一。
2、获奖项目简介:
两系法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的创建,是针对三系法杂交水稻存在的配组不自由等问题,利用光温敏不育水稻新材料,组织全国多单位多学科协作攻关,开辟了杂种优势利用新领域,解决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三大难题。共获专利9项、品种权38项,制订国家标准5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549篇。截止2012年,两系杂交水稻已累计种植5亿亩以上,增产稻谷110亿公斤,增收272亿元。近几年,两系杂交水稻已占据全国杂交水稻单品种年度种植面积前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