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3年实现夏粮十连增
(1)气候与小麦
冬小麦自2012年10月上旬播种到2013年6月中旬初收获完毕,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总体利弊相当。适宜播种期内主产区底墒较差,冬小麦播期偏迟,冬前苗情较上年偏弱;越冬期气温总体偏低,但无明显冻害,冬小麦安全越冬;返青分蘖期光、温、水气象条件组合基本适宜,有利于冬小麦的春长春发和苗情转化升级;拔节至抽穗期出现晚霜冻,总体影响较轻;中后期淮北部分地区旱情持续,一定程度影响小麦正常生长;麦收关键期多晴好天气,收晒基本顺利;加之冬小麦高产联合攻关、减灾保障效果显著,病虫害发生情况较常年偏轻,全省冬小麦连续第十年获得丰收。
(2)气候与油菜
油菜自2012年9月下旬播种到2013年5月下旬收获完毕。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利弊大体相当。播种育苗至移栽期,土壤墒情适宜,大部分地区油菜适时播种移栽;越冬前期虽多低温、雨雪天气,但冻害总体较轻;1月份淮河以南光温匹配合理、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苗情的转化升级;冬末春初,出现几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土壤持续过湿,气温变幅大,对油菜抽薹开花有一定影响;开花结荚期以来,除部分地区阶段性涝渍对油菜产量形成有一定影响外,气象条件组合总体有利于油菜关键期的生长;收获期出现降水过程,对油菜适时收获晾晒造成一定影响。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抗灾措施得力有效,2013年全省油菜获得丰产。
(3)气候与水稻
2013年一季稻全生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总体弊略大于利。播种移栽期大部分地区光温水匹配合理,利于一季稻移栽返青,仅部分地区移栽后出现阶段性干旱、洪涝灾害;孕穗抽穗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热害,后期旱热叠加,影响一季稻产量形成,由于防控措施有力,灌溉及时,有效减轻了旱热叠加对产量的影响;中后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一季稻灌浆乳熟,连阴雨危害较轻;收获期无明显连阴雨天气,基本有利于收获晾晒。
早稻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气象条件利弊相当,产量与2012年相比基本持平,夏粮再创历史新高,为全年粮食产量的稳定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