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同质化竞争 安溪铁观音回归精耕细作时代
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大行其道。
闻一闻,便知有没有茶香。
茶企开设高端体验馆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1月22日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渐攀升的人工成本,以及消费者越来越苛刻的口感要求,茶行业种什么就能卖什么的年代已经走远。全国茶产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剩,如何才能破解困局?“打破同质化竞争,回归精耕细作,把生态环境要求摆上首位,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业界发出了这样的共同声音。
茶庄园推广生态种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预测,如果现有茶园正常投产,到2015年,全国将有20万—30万吨的茶叶过剩。而且,茶产能的过剩是全球性的。中国茶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茶叶的总需求量约为300万吨,而目前每年供给量已达350万吨左右。茶叶市场竞争从未像今天这样激烈过。业界人士大多认为,茶产业已到了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走绿色发展之路迫在眉睫。近年来,安溪县政府已经预见到行业的变化,不断深化推动生态绿色茶园建设,率先停止矿山开采,退茶还林成效明显,有机茶园、葡萄酒庄式循环生态茶园建设良好。
“每斤300元的7斤装普通茶叶,和每斤700元的3斤装好茶,总价一样,可后者的市场地位显然更高。”安溪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想要种好茶,必须要有好生态。盲目种植只会降低整体品质,近年来安溪以退为进,除了不再开垦茶园之外,逐步将不适合植茶的地区清退出来,已减少了4000亩茶园。同时,全县把目光锁定在发展现代茶业建设上,通过生态茶园建设、组织化经营、产业链延伸等,促进茶业增效、茶农增收。
走在安溪感德镇的一处生态茶园内,林中有茶、茶边有林的景象映入眼帘。茶园四周还有水源,修筑了“竹节沟”,施用绿肥、有机混合肥,茶田套种桂花、黄花菜,层层梯壁青草层层绿。“采用立体茶园种植出来的茶叶质量更好,茶叶价格平均提高20元至30元,茶园生产成本明显降低,节省化肥成本30%,降低用药成本40%。”茶农说。
这样的立体复式生态茶园模式逐渐在安溪60万亩茶园中普及,全县现已建成生态茶园近25万亩。通过实施“茶—林—绿肥”立体复合栽培、种植或保护梯壁绿草、合理配置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实现茶叶种植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安溪县与福建省农科院联合研发的“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启动实施,农资经营与使用统一纳入管理,农民采购农药、化肥需凭卡购买,平台还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从而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安溪县鼓励众多品牌茶企,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的生产经营模式,建起集茶叶生产、茶文化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铁观音”茶叶庄园。华祥苑、中闽魏氏、八马、凤山等10多家茶庄园,或已投入运营,或在抓紧建设中。配合茶庄园的建设,各家规模化茶企也纷纷配套开办茶文化展览馆,走在这些展馆中可以更加充分地领略到铁观音的茶文化,为茶乡原生态体验游再添新亮点。
茶院士助力科技兴茶
生态茶园是绿色大后方,在加工生产环节上却需要最先进的科技力量加分。2013年10月11日,“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陈宗懋院士工作站”正式授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教授、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表示,希望能通过与安溪铁观音集团共建的工作站平台,进一步开展茶叶科技创新,推广科研成果,把安溪铁观音集团打造成全国的茶叶规范基地,引导茶产业提升科技水平。
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也再三强调,只有科技,才能为茶叶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安溪铁观音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兴茶,与陈宗懋院士已有多年合作经验,开展了“安溪铁观音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项目”的课题研究并取得较大成果。2013年5月,由集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江苏大学等单位,申报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项目——《茶叶质量安全与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
科技兴茶还体现在生产设备的升级方面。2013年至今,八马茶叶集团、大自然茶业集团、三和茶叶集团都已经陆续引进了智能自动化茶叶生产线。其中,以八马茶叶引进的日产几百斤的精制智能自动化设备最为昂贵,虽然每天只能精制几百斤茶叶,但是涉及的是初茶之后的捡梗、拼配及最终包装等更为精细化的生产过程,因此造价达到千万元。另外两家茶企目前引进的是初制生产线,即全面完成从采下的茶青直至初茶(未捡梗)的生产,造价从300万元到600万元不等,其中以三和茶叶目前即将投入使用的设备生产力最强。
“每天可以生产一吨重的初茶。”三和茶叶的相关负责人宋先生说,该设备已经全面投入使用。据悉,企业之所以不惜重金不断提升制茶自动化水平,最大的原因在于想摆脱所有产茶区面临的人力成本攀升的难题。“以前一天30名制茶师傅顶多也只能生产900斤茶叶,生产1吨茶叶,至少得动用60个人力。如今这家伙一开动,一天一吨最多只需要5个人,可节省80%以上的劳动力成本。”宋先生说,此前串联式的机械生产线上,每个环节都需要有工人看护,人力成本依然较高。如今采用的自动化生产线最多只需要5个人,两个在晾青及储青环节,两个在杀青和烘焙环节,还有一位负责总的监督工作。如果前面4个工人工作尽职,后面的总监也可以省掉。一名熟练的制茶师傅日薪都在2000元至3000元,据此推算,虽然自动化生产线身价高,但只要使用合理,其实是很划算的。55名员工成本节省下来,还可以分配到其他工序上,比如尚无法完全用机械取代的采茶工作等。
“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节能化,一直是安溪茶叶发展的方面。”安溪县农茶局局长蔡建明说,自动化生产线在上述几个方面都有贡献,特别是解决了阴雨天气无法晒青的难题。
电商新渠道高速发展
“传统茶企同样不能忽视电商渠道的发展。”八马茶叶集团董事长王文礼强调,作为率先闯入电商渠道的传统茶企,他们在原有外贸市场的包装物流优势得以体现,无论是2013年10月份的天猫秋茶节还是后面的线上“双十一”大促销,八马的表现都足以证明,电商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
2013年“双十一”当天,天猫茶叶类交易总额前20强中,安溪茶企占位4席。中闽弘泰仅凭安溪铁观音打天下,便创造了450万元的销量,业绩是去年的1.2倍,共57000多张订单,继续稳坐天猫乌龙茶类销量冠军的宝座。八马茶业最终销售额突破428万元,较去年达到5倍的增长,每公斤茶叶的价格达到250元左右,远远高于线上茶叶出售均值,排名全国乌龙茶传统茶企第一。安溪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郝健佐透露,乌龙茶已经成为整个中国茶业线上市场最大的细分市场,安溪铁观音网店超过一万家。2013年10月中旬,第四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期间,安溪县就和天猫联合举办天猫秋茶节活动,创下7天销售600多万元的业绩。
天猫商城食品类目高级专家谢茂林尤说:“茶业属于食品行业的一部分,将是又一波电子商务浪潮的领军行业。”据了解,天猫已通过平台的力量重点扶持一批诸如八马、华祥苑、安溪铁观音这样品质和服务有保障的安溪品牌茶企。业内人士认为,传统茶企加入电商战队是一件好事,有利于整体拉高茶叶电商行业水平,避免恶性价格战,激励更多纯电商茶企注重用户体验度。对于一些线上的原创“淘品牌”也是一种激励。“我们也注重开发线下实体体验店,不但接地气,还能进一步推动客服。”线上优质茶企祺彤香负责人苏清阳说,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的商业模式,在2013年已得到更多的实践。
铁观音布局全球市场
如何将“中国产茶第一大县”打造成“中国茶业第一强县”呢?安溪县的企业与政府都在努力。从此前的多家企业联合在巴黎繁华都市里的安溪铁观音营销中心已经步入正常运营,八马、三和等茶企更是积极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铁观音的茶味道,从欧美到中南亚,处处都有安溪茶企身影。
“八马的自主品牌赛珍珠早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八马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三和茶叶的相关负责人也提到,2013年11月,他们将铁观音带到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峰会”上。
“无论茶叶的生存环境如何好,茶叶的品质如何高,如果没能占领销售渠道,一切都将归零。”业内人士说,除了企业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步伐外,安溪县政府也在国际化商标注册方面不断努力。继“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欧洲、东南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的基础上,安溪县政府已经继续向挪威、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33个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机构提交商标国际注册申请材料。
安溪茶产业不断推动茶园的有机绿色种植技术,生产环节上运用高科技的力量解放人力,提升品质。在营销推广方面,对内通过电商渠道,通过校企合作等平台积极培养新一代年轻人的品茗习惯,打造铁观音的茶文化品位;对外则通过巡回展览等方式,积极对接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