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玉米结缘,为科研和生产做贡献(玉米专家赵久然博士

与玉米结缘,为科研和生产做贡献

——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专家赵久然博士

“ 玉米是个既平凡又神奇的农作物。”赵久然用简短的话语,给他心爱的玉米做了总结。如今,对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研究员来说,他与玉米结下的情缘,一晃已近三十年了。他1962年生于北京平谷。1983年他考取了玉米专家陈国平研究员的研究生,开始了玉米科研生涯。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因为科研素质良好,再加上吃苦敬业的品质,被导师留在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室工作。当时正是出国潮涌动之时,他的很多同学都考托福出了国。但是,他却因为一本介绍美国著名育种家布劳格生平事迹的书,坚定了他要留在国内搞科研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影响下,他主动提出到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较艰苦的北京市延庆县下乡蹲点搞科研,一干就是6年。

赵久然热爱农业科研工作,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特别是近年来,他主要从事玉米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以及配套技术研究,先后主持选育并审定玉米新品种60多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品种21个)。很多品种已成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11年通过国审的玉米品种京科968,在东华北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产量均名列前茅,比郑单958增产10%以上,不但创出2 000万元玉米品种技术转让费最高记录,而且通过创新科企合作模式,与中种集团、北京德农、登海种业、山西屯玉、河南现代等5家优势种子企业联合开发,为该品种的快速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有望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上又一个大品种。

赵久然领导的科研创新团队另一大优势是特色鲜食玉米的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开发。育成并通过审定10多个系列特色糯玉米品种及大量有重要利用价值的自交系,极大拓宽和丰富了我国糯玉米种质,为我国糯玉米种质利用和进一步改良提供了重要骨干材料,带动了鲜食糯玉米面积的大幅度快速增加。如京科糯2000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审定的玉米品种,并以1 000万元技术转让,实现了成果快速转化。目前该品种年播种面积已达400万亩左右,占全国糯玉米总种植面积一半以上;另外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水果型鲜食甜玉米京科甜183、京科甜126以及更具特色的糯加甜型等新品种也在全国广泛推广示范种植。

他的团队经过十多年深入系统研究,还建成了库容已突破16 000多个品种的全球数量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 使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技术实现了经济、简便、快速、准确;实现了理论技术化,技术标准化。并获得标准DNA指纹库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研制出首个和目前唯一的玉米真实性DNA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农业部品种管理、种子执法,法院系统玉米品种真伪鉴定、农民维权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此受到农业部的表彰和感谢。

作为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积极参与和技术指导全国玉米高产创建。参与和主编《全国玉米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规程》、《“一增四改”玉米集成增产技术》、《玉米优势区生产技术指南》等技术书籍,在全国发挥了广泛的指导作用;作为北京市政府农业顾问专家,他建议通过大面积实施“玉米雨养旱作技术节约水资源”,得到了市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积极采纳和组织实施。其中2007-2009年实施期间,在保证全市200多万亩玉米产量稳中有增前提下,节水、节本增效巨大,仅2008年就推广了约200万亩,节省灌溉用水6 000多万m3。在北京市玉米高产创建中,他作为首席专家与各级农技人员协作,利用京单28等耐密型抗倒新品种及配套集成技术,多次创建出大面积高产示范田,起到了显著的示范效果。

他还以北京市政府与科技部共建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为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新机制。牵头联合了中种集团、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北京德农、丰乐种业、大北农、奥瑞金、屯玉等全国二十多家骨干种业,相继建立了“北京玉米DH工程化育种研究与利用联合体”和“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玉米产业化开发联合体”。并向数十个单位协议发放所创制的DH纯系新种质材料10 000多份。已经有50多个审定品种通过技术转让和合作开发等方式由骨干种业实施产业开发和推广,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了我国民族种业核心竞争力。

赵久然博士工作30年来,成绩蜚然。主持和完成国家973、863、94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北京市科技重大课题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6项,科技推广奖4项、发明专利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受理国际PCT发明专利1项,获植物新品种权20多项。他本人也获得多项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等。获国务院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推动北京创造十大科技人物、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他所率领的科研创新团队也在不断扩大。由当初的4个人,发展到现在的数十人。对于取得的成绩,赵久然说:"首先是我们处在国家重视农业、重视粮食安全,鼓励创新,科研大发展的好时期。还有就是团队密切协作共同努力,坚持不懈汗水的积累,以及坚持以科研为基础,以生产需求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理念"。在多年的工作中,赵久然领悟道:“有价值的人生是你为社会做了些什么,贡献过什么。贡献越多、价值越大。对于我这个立足于玉米科研岗位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多出符合生产需要的优良玉米品种和生产上管用的好技术,就是在做出应有贡献。”

《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