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育种研发外包服务,实现种业企业升级转型

liudreams博文,08月15日

1. 育种研发外包的概念和意义

1.1育种研发外包的概念

作物新品种研发过程具有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和产出结果不确定等特点。目前国际种业巨头研发新品种的平均时间达6~8年之久,每年投入数亿美金的科研成本,这种巨额的研发成本给各大种业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尤其在中国,用于育种研发的资金力量普遍比较薄弱,科研成本承受能力有限,品种研发一直是中国种业企业的软肋,长期制约了国内种业的快速发展和利润水平。因此,我们首次提出了“育种研发外包”这一概念,即育种企业出于研发资源及效率的考虑,将部分研发工作交由掌握专业技术的合同研究组织代为开发,并给予报酬的外包服务模式。

1.2育种研发外包的意义

国内种业目前所处的时期类似于美国种业发展的初级阶段(1960-1970年),大中小型种业企业并存,研发能力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激烈。据统计当前我国持证的8700多家种子企业中,只有约1.5%的种子企业具有新品种研发能力[4]。大多数中小型育种企业并不具备有效完成商业化育种转型所需的资源,如精英型人才、充足的现金流、成熟的先进技术等等,所以这些企业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新技术的开发主体,而是应深入了解成型新技术的优缺点,从容不迫地灵活使用新技术,实现创制新品种的终极目标。因此,在种业市场还未完全分区细化之前,育种研发外包服务为中小型种业企业利用有限资源延续自身的科研能力、分散企业风险、降低成本节约资金、同时加速新品种开发、拓展市场份额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2. 育种研发外包的特点

2.1保密性高

种业企业和育种研发外包机构的科研目标是不同的,前者要在最短时间内创制出优良新品种,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和产品开发风险。而后者的角色定位是在种业企业研发过程中,协助发展核心技术、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加速新品种开发进度,但不需要承担种业企业所面对的巨大压力和风险。由于种质资源是种业企业研发的核心,其对外包机构的开放程度决定着后者如何提供完善的研发服务。育种企业可采取对内对外两套种质资源命名系统和世代规则、同时隐匿系谱关系的策略。在双方互信的基础上,针对种业研发外包服务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教育,与研发委托单位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确保双方知识产权与商业信息不被泄露[8]。

2.2知识密集型

育种研发外包组织是建立在现在科学技术基础上,集中大量科技人员和先进科研设备的服务机构。例如,分别代表机械化和信息化的两大育种平台—Almaco (http://www.almaco.cc/) 和AgroBASE (http://www.agronomix.com/ ),对育种专业人士的要求非常之高:了解中国土壤和气候特性、理解育种试验设计原理、熟悉大田和实验室工作、英文水平交流无障碍、统计学和数量遗传学背景深厚等等。然而具备有这些全面专业素质的科研人员寥寥无几,每个育种企业配备一个或者数个这样的技术人员也是奢谈。因此专业化育种研发外包机构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帮助委托单位完善机械化和信息化育种平台、提供实验设计解决方案、规范化数据采集管理分析流程等等。

2.3专业化育种思路

新品种研发的过程就是种质资源创造性再利用的过程。当前许多国内种业企业受目标市场划分不清晰、种质资源来源不明,测试点的数量少和生态区跨度小等限制,导致了种质资源合理分配的战略导向上有偏差、同时对种质资源特性的摸索过程徘徊不前,浪费了大量的优良种质资源。以上育种初级阶段的基本工作对中小型种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颇具技术挑战和工作负荷的庞大工程,很难靠一己之力获得精确可靠的数据。而专业的育种研发外包团队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详尽准确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将种质资源合理分配到各级育种生态区的杂种优势群中,再有的放矢地引入外源种质,对加速育种进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种研发外包模式探讨

3.1整体外包与部分委托

现阶段大多数育种企业为生产经营性,缺乏育种研发的实力和能力,在向“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做全盘考虑,慎重确定研发方向和策略。育种研发外包可提供整体育种研发解决方案,包括从市场定位、整合种质资源、建立育种管理平台、安排产量试验到最后新产品创制等。部分委托是一种更加灵活的研发外包模式,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研发内容完善其科研体系:例如海南冬季代繁加代、各生态区审定病害鉴定、种质资源系谱整理与育种管理平台构建、产量试验数据分析等等业务内容。

3.2单一公司委托与联盟式委托

一般而言,研发外包机构与种业企业是一对一的委托关系,在业务开展和保密程序上关系比较简单。然而一些特殊的科研项目考虑到数据库信息共享和高通量数据流降低成本,联盟式委托方式不失为经济有效的选择。例如研发外包机构联合多家公司在多年多点QTL Mapping的基础上建立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QTL database系统,实现基础数据共享,从而进行高通量的分子辅助选择育种,为公司提供个性化的研发服务。

4.育种研发外包展望

中国种业市场份额有550亿元之巨,每年国家和企业在种业科研投入也很可观,如何做到投入多有产出,大投入必有大产出的投资效果,必定是有一批专业精英参与其中,准确把握市场动向,掌握核心技术并懂得合理分配资源。

育种研发外包作为一个新理念,必将会受到广泛的关注,市场理解和接受程度是该产业能否得到推广的关键所在。当前传统的育种产业要完成升级转型,前期启动资金投入极大,导致企业创新育种模式很难迈出第一步。育种研发外包单位,作为独立于育种核心体系外的第三方服务,具有训练有素的研究团队,装备精良的研究设施、完整的技术流程,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提供的研发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升级转型前期的巨大资本性成本,从而为构建商业化育种流程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