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大米遭遇发展之困,成本增加种植萎缩销售难

洛阳水资源丰富,黄河、洛河、伊河为我市水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洛阳大米尽管品质优良,多年来却难有较大发展,并有逐渐萎缩的趋势。是什么制约了洛阳大米的发展?洛阳大米发展之困的症结在哪儿?

地域限制 面积有限

种水稻,首先要有水,而我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适合种植水稻的耕地并不多。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水稻的种植面积在3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黄河、伊河、洛河岸边和附近滩区。其中,孟津面积最大,有1.5万亩,主要集中在会盟镇;其次,是伊川的平等、城关、葛寨等乡镇,共有约1万亩。此外,宜阳的城关镇,洛宁的城郊乡,嵩县的库区乡、田湖镇等地也有零星种植;如今又增加了伊滨区的佃庄镇。

水稻并不是我市的大宗粮食作物,3万亩的种植面积不足小麦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一,甚至还没有某些小杂粮的面积大。由于受地域因素限制,我市水稻种植在面积方面很难再有突破。

此外,我市水稻种植区域多沿河呈条带状分布,多年来以一家一户零散种植为主,多则一两亩,少则几分地,产量有限,进入市场销售的更少。因此,尽管洛阳大米质量优、名气大,市民却很难买到。

成本增加 种植萎缩

近年来,我市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

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佃庄大米”。20世纪60年代,佃庄镇开始引进水稻种植;20世纪70年代,该镇的东石桥村、西石桥村和佃庄村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种水稻;到20世纪90年代末,村民纷纷放弃种植水稻,改种玉米;2005年,镇里出台政策每亩地补贴200元鼓励村民复种水稻,却无人响应……

“佃庄大米”为何走向衰落并最终消失?

一是当地地下水水位明显下降;二是抽水用电量增加,电费投入增大;三是在以零散种植为主的情况下,机械化难以实现,种水稻比种玉米费时、费事得多。

这些情况在我市其他水稻种植区也不同程度存在。

生产粗放 销路难畅

丰富的河流蕴藏、肥沃的河滩土壤孕育了优良的洛阳大米,这是洛阳人的自豪。然而,销路不畅却是水稻种植户们最头痛的事儿。

“用黄河水种水稻,污染少、矿物质含量高,生产的大米劲道、有嚼头,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也很高。”说起“双槐大米”,当地人头头是道,言语中充满自豪。然而,问到销售情况,答案却是一声叹息——由于种植户多年来已习惯了坐等个人或单位上门收购,一旦别人不来,再好的大米也只能“待字闺中”。

“佃庄大米”与“双槐大米”遭遇的销售困难,说到底还是走不出去。

为什么走不出去?双槐村村干部和“佃庄大米”复种人白万峰都多次提到两个问题:一是种植面积太小,总产量上不去;二是设备不好,加工条件有限。

再拿孟津水稻种植来说,该县水稻种植的总量虽然不少,但由于是一家一户十分零散,种植各自操作,销售也不好组织,结果就是形不成合力,品牌影响力大打折扣。而生产规模有限,销售收入不高,自然不可能再去扩大投入;不扩大投入,机械化率上不去,成本就难以降下来。

春节临近,正是本地大米常规销售的旺季。无论“双槐大米”还是“佃庄大米”,都还有大量的囤货等待在这个时段销售。眼下,种植户们一面还在苦苦寻找各种销路,一面则期望着大米本身的优良品质和对本地大米的感情能吸引更多洛阳人走入“深巷”购买大米。

(巧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