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渐入佳境
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2013年我省提出要深入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行动。记者近日深入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采访,不仅见识了这个行动的进程和效果,更获得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更多新知和启示。
在苏中"七战七捷"、"黄桥决战"所在地泰兴市,记者领略了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风采。2008年12月,为改变黄桥老区农业经济落后局面,延伸和提升农业产业链条,泰兴着力规划建设了面积8平方公里,集研发、生产、加工、物流、商贸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园区。短期内引来4个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20亿元投资。
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记者采访了南京雨润、广西参皇、江苏三零和湖南九鼎等四个国家级农业"龙头".通过访谈,记者了解到,通过这种园区集聚延伸,该基地特色产业链产值今年预计将超过60亿元,提升、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
太仓市是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也是全国首批农业园区类国家4A级景区,拥有高效农业、生物科技农业、休闲观光农业3个板块。其中高效农业示范区里的一批高效农业产业项目,平均亩产值超百万元。
"产业间的融合、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带动着园区乃至整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说。目前,在我省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内,各类企业总数已达1284家,园区总产值835.18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592.05亿元,园区内各类产业化组织2138家,带动农户63.5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10159.2元。
走进东台沿海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在投资5亿元的华大产业园,记者见识了集绿色化鳗饵、工厂化养殖、现代化烤鳗和科技研发于一体,年产值可达12亿元的产业链。日本从这里进口的鳗鱼占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起点高,投资规模大,是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的特点之一。要素的集中集聚集约,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提质升级。"省农委副主任徐惠中说。
集群集聚发展,使得2013年全省符合或基本符合"六有"标准(加工有规模、布局有规划、园区有名称、组织有机构、管理有制度、运行有效益)的加工集中区已有72家,共吸纳31.17万人就业,带动农户504.61万户,增收总额123.99亿元。主导产业从业农户达155万户,占专业村农户数2/3以上。
"一村一品一富船,农家坐上奔富岸;一村一品一风采,小村走进大世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东海县黄川镇新沭村农民种草莓发了财,搭上了"宅急送"快车直销大中城市,村干部随口说出当地群众编的顺口溜。
近年来,我省"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和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不断提高。
海门市德胜镇李彬村已有3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近年来,该村与浙江市场紧密联结,采用先进的耕作和营销模式,实行"贝母+葡萄+毛豆"的间套夹种方式,平均每年亩收入达2万多元,最高亩收入达10多万元。
(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