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劲文:从供需来把握农产品牛熊市
“商品价格由供需决定。”芝华商业数据分析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劲文表示,了解了商品期货的季节性特征后,并不表示投资者在市场上交易就能够有胜算。交易时还要对其他要素需要有良好的把握,供需平衡表是把握农产品牛市熊市最好的辅助工具。
中国证券报:在期货市场上,许多商品的期货行情通常都会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呈现趋势性的走势,其背后的周期性因素是什么?
黄劲文:商品价格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决定。商品价格的波动与这两方面因素的变化紧密相关。一些商品在供给或者需求方面容易受到某些季节性、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在价格上容易呈现一定季节性、周期性波动。
常常有人提出,豆粕M1409在3100元/吨是一个非常好的价格低位,具有非常大的买保值价值,到2014年7、8月份平仓或许有500-600点的利润空间。回顾历史,这个观点在过去几年的豆粕行情中确实得到了验证。豆粕在每年7、8月份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是豆粕价格比较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不同商品有不同季节性波动特点,这是与他们各自供需因素的不同特殊性造成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产品是一种供给弹性比较敏感,需求弹性比较迟钝的商品。农产品研究员往往会关注产量、种植面积、天气等影响供给的因素,对于农产品来说,产量是具有季节性的。比如大豆,中国通常4-5月播种,10月前后开始收割,而这段时间,就发生了供应的变化,从往年历史来看,9月份就是国产大豆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时候大豆的价格往往是最高的,10月以后随着新豆的收割,价格又出现回落趋势。这是农产品的内在特性决定商品的季节性特征。豆粕源于大豆压榨,因此豆粕往往在7、8、9月份呈现强势。不少学者和分析师对商品期货的季节性特点进行过量化的分析研究,例如大豆3、5、7月份较强,1、9、11月份较弱;豆油11、12、1、3、5较强,7、8、9较弱;菜油1、3、9、11较强,5、7较弱;棕榈油6、7、8较强,11、12、1、3、4、5较弱等等,其他农产品也有各自的特点。
中国证券报:这种周期性波动规律,是否同样适用于工业品和农产品?为什么?
黄劲文:工业品与农产品相反,对供给弹性比较迟钝,对需求弹性相对敏感。工业品的研究员则更加注重CPI、QE、就业等与消费息息相关的需求方面的指标。从工业品和软商品来看,其价格波动是否具有季节性特征,也是跟消费以及供应的季节性特征有关。例如,甲醇价格经常在冬季的时候价格比较高,因为这时候消费比较好。但工业品有别于农产品波动的地方在于其受季节性影响较弱,不像农产品有那么显著的特征。工业品的季节性波动往往会随其生产或者消费过程中季节性变化而变化,但从绝对价格来看,还是跟需求的节奏配合,并没有豆粕、玉米等农产品那么明显。
中国证券报:期货杠杆极高,长期持仓具有爆仓风险。应当如何把握好季节性投资机会?投资期间应当注意防范哪些风险,做好哪些应对?
黄劲文:了解了商品期货的季节性特征后,并不表示投资者在市场上交易就能够有胜算。交易时还要对其他要素需要有良好的把握。例如其中一个问题是趋势交易者如何在季节性波动中去选择进场以及出场时机。供需平衡表是把握农产品牛市熊市最好的辅助工具,长期趋势来看,我们需要参考供需平衡表作为参考依据。但如果趋势单要做成功,需要做好三点:首先是基本面研究。这是判断多空的趋势指标。没有扎实的基本面研究就相当于在打一场糊涂仗,赢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其次是资金控制,包括仓位控制比例,止损设置等风险控制。第三是交易员的耐心和忍受力等个人的控制力。
这里基本面研究又分为:长期基本面、中期基本面、短期基本面,分别为半年、2个月左右、1-2周左右。例如2013/2014年度的豆粕,不少分析师认为基本面是中长期偏空,但按照季节性规律来看,7-9月炒一波美国干旱,有可能使得价格大幅上涨。世界大豆库存在累积,中期基本面偏空,但短期走势却不断走强,短期基本面是利好的。这种行情下,如果凭借长期基本面选择入场,可能被套。因此,选择出入场时机实际就是讲究艺术性,最理想的一种方式就是在等到基本面强弱转换时再入场,去做中长期的季节性波动趋势。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