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现代特色农业成为能源基地的新支柱

记者从陕西省榆林市政府获悉,在这个国家级能源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支柱。2013年,7大特色产业规模覆盖面积达到80%以上,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9175元,其中约60%来自特色产业。

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度地带的榆林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8.7% 、5.7%、11.9%;同时这里土地广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土壤类型,为不同特色农产品提供了适宜条件。

陕西榆林市近年不断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工作,把建设"陕西一流、全国知名"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同等定位,协调发展。

榆林市农业局局长王宏岩说,近年来,榆林市结合经济转型和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了《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等3个政策性文件和7个主导产业的专题规划,并主要抓集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为一体的"高产创建"活动。

据介绍,2007年以来,榆林玉米连创平均单产、千亩、万亩、十万亩等多项全国高产纪录;马铃薯最高亩产达到6715公斤;同时高产创建活动逐步扩展到蔬菜、小杂粮、油料等5大类作物,范围扩至全市12个县区,高产创建面积达120万亩,亩产较大田均增产一倍以上。

随着全市农业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初步形成,王宏岩说,榆林已成为我国春玉米高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及全国小杂粮样板区;绿豆、荞麦、马铃薯等18项特色农业产业规模、产量居全省第一;建成国家及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4家,发展"家庭农牧场"26750个。

"矿产资源富市,特色农业富民。"这是记者在榆林各地采访时听到最多关于科学发展的话题之一。

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宁说,现代农业大投入,高产出,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求高,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崛起为公共财政与民间资本积极投入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

据了解,到2013年底,榆林市地方财政收入已由2007年的50.1亿元增加到260.7亿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条件更趋成熟。去年,仅市本级财政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投入就达10亿元以上。

王宏岩说,榆林市农业生产不仅实现了"十连丰";而且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五年年均增速均超过20%,增幅已连续四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水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