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李竞雄先生,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缅怀李竞雄先生,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张世煌

(2013年12月28日在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纪念李竞雄院士学习座谈会上的发言)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为一代宗师李竞雄先生诞辰100周年举行纪念座谈会,他的弟子们应该学习和传承什么样的科学精神?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一,根据社会需要(而非兴趣和利益)制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李竞雄先生曾经是中国农业科技界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他是美国细胞遗传学家中的后起之秀,在他那个时代,达到了辉煌的制高点。

1948年回到中国以后,在清华大学工作,虽然有良好的设备条件,但没有从事基础研究的氛围和社会需求。经过院系调整,到北京农业大学工作,便根据社会需求,转为应用技术研究,在中国致力于研究和推广玉米杂交种,为中国也为世界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八十年代末期,与农业部前部长何康同志一起被提名为世界粮食奖获得者,后因特殊原因而终止。

在李先生起步研究玉米双交种的时候,印度推广杂交种比我们动手早,推广面积比我们多,但是有权威科学家不赞成推广杂交种,于是发展缓慢,以至倒退。而中国科技人员在李竞雄先生的带领下,看准了科技进步的方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终于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培育和推广玉米杂交种,在我国经济落后的条件下,通过推广杂交新品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为我国成功地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李先生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我国在推广杂交种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障碍就是美国种质在中国不适应,严重感染多种病害。李先生带领自己的弟子逐一克服,终于培育出中单2号。中单2号是现代育种理论和实践的结晶,以它为标志,我国玉米育种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是我国玉米育种史上的转折点,开创了一个新阶段。

二、雄厚的理论功底和坚持科学真理相辅相成,才能把握大方向

李先生带领中国科技人员研究和推广玉米杂交种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中国也有一些更权威的大科学家持反对意见,而且反对得有道理。但李先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更宽阔的视野指导他的弟子们,对形势做了准确的分析与判断,虽然有风险,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与印度的情况形成了巨大反差。

我把这个故事形容为两个大师之间的对话:反对者和坚持者都是大师!

正是由于权威科学家的反对意见有其合理性,所以,在基本普及了玉米杂交种以后,李先生及时指导玉米科技人员引进和挖掘玉米的种质资源,推广群体改良的理论和轮回选择技术,拓宽玉米杂交育种的遗传基础。这不但说明李先生的理论基础相当雄厚,无人望其项背,而且重视不同意见的合理性,拓展研究思路,使科学研究领域更深入,更完善。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他还引导助手和年轻人研究杂种优势的相关问题。遗憾的是,三十多年以后,许多人至今仍难以理解李先生的良苦用心和理论上的贡献。

八十年代末期,李先生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并着手纠正“高株大穗”的错误育种方向,于1990年3月5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植物遗传理论与应用研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话,首次提出密植育种法的概念。他指出“在加大了种植密度以后,必须加强茎杆直立株、中棵上向叶以及中大均匀果穗的选育。”李先生特别指出“在‘八五’攻关期间开展高密度下的玉米育种”。这个指示在部分专家教授中引起强烈反弹,却为本世纪初以来的玉米育种技术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

三、勇于创新不是空话

正是由于理论功底雄厚,视野宽阔,所以李先生站得高,看得远。他一直领导中国的玉米育种科技项目,在实践中发现,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不利于种业发展,所以必须改革和创新。于是李先生最早倡议,并领导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三高”种业公司,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健康原因,李先生没有完成这项探索。

李先生在改革和创新方面不含个人利益。但我们记住了,改革与创新不是空话,需要以雄厚的理论功底为后盾,需要更宽阔的视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把改革与创新进行到底。

以下是我的个人体会

李先生一直怀有浓厚的理论情结。在他晚年,全国普及了玉米杂交育种技术,在国际上也赢得了崇高威望,他很想回到细胞遗传学的理论研究领域,这次不是为了纯理论,而是探索将细胞遗传学理论用于雄性不育技术的研究,试图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攀登计划给他一次机会,终于可以从事杂种优势理论基础研究,但就在这时候,他不幸病倒,离开了玉米遗传学研究的试验田和实验室。从此,中国玉米科学研究陷入停顿状态。

虽然李先生在八十年代末期就发现了育种方向的偏差和技术症结,在1990年3月南京会议上就指出了正确方向,但由于李先生卧病和去世,他的意见没有引起育种界的足够重视。李先生去世以后,中国玉米科研和生产都进入低谷,年均增益率0.49%。后来,我们不得不回到李先生1990年南京会议讲话那个起点上,经过农民、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们多年努力和积累,最近三年,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终于走出低谷,年增益率恢复到5.6%,3.8%和2.6%,三年平均4%。今后, 2030年以前,玉米生产只要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益率,就可以基本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对玉米的巨大需求。

我们作为李竞雄先生的弟子,要学习他的优良品格,传承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重视理论基础,重视实践,坚持改革与创新,为中国玉米科学和玉米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