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分析:再发动一次绿色革命
科学与发展网络,2012年2月23号
Crispin Maslog表示,养活东南亚洲迅速增长的人口需要第二次绿色革命。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在2011年10月31日正式宣布这天是7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的日子。而且这个世界的人口在本世纪剩下的时间里正沿着一条急剧上升的曲线发展。
超过一半的人口(38亿)是亚洲人。尽管东南亚只有6亿人,它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在1950年到2000年期间增长到了原来将近200%——而且到2050年将增长另外50%。[1]
有着70亿人口的这个世界面临的最关键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养活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贫民窟中的贫困线下的大约30亿人。
“完美风暴”
科学家已经警告说,在未来50年中,世界将消耗的食品将是自从1万年前农业出现以来的食品总和的2倍。[2]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统计数字。
但是想想这个行星面临的食品保障之外的其他危机,前景看上去就更令人畏缩了。亚洲农业科学家、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农作物研究所(ICRISAT)的所长William D. Dar上个月谈到了一场即将到来的“完美风暴”。[3]
这将会被人口爆炸导致的食物短缺所引发,因为气候变化(导致变暖的温度和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流失以及对能源需求的增加等问题的组合而恶化。
为了迎接养活东南亚和太平洋等地大约5亿穷人的挑战,Dar和其他农业科学家——包括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所长Robert Zeigler——已经呼吁发动第二次绿色革命。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由IRRI在亚洲领导的首次绿色革命阻止了预言中的饥荒。它的成功大部分要归功于农作物的技术发展,诸如半矮水稻品种IR8,它也被称为“奇迹水稻”,其产量是传统水稻的10倍。
但是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绿色革命也有批评者。存在错误和副作用。如果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家要想从第二次绿色革命中受益,就必须吸取经验教训。
更绿色的革命
一些人批评绿色革命把重点放在了依赖于灌溉、化肥和杀虫剂的少数高产品种上。这些做法损害了环境并且影响了农业和野生生物多样性。
它还意味着农民开始依赖于少数几种农作物品种。例如,在印度,在绿色革命之前大约有3万种水稻品种。如今有大约10种——也就是最高产的品种。
单一作物种植让绿色革命的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容易受到无法被农业化学物质控制的植物疾病的伤害。它还导致了关于数千年以来培育到传统品种中的宝贵的遗传性状永远流失的担忧。
为了避免重复这些错误,第二次绿色革命应该纳入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养活了世界的那些主粮作物之外的作物,并且接纳旱地农业,从而种植诸如高粱、木薯和豆类等作物。
而且它应该利用东南亚广大的高地、雨养农业区,而不仅仅是利用几十年前位于粮食主产区的灌溉低地。东南亚大约70%的土地是雨养的,而它的大多数穷人生活在这些区域。
利用科学
几十年来农业科学技术取得的进展可以对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成功做出贡献。挑战在于用更少的水、营养物质和土地以及更低的环境影响去增加产量。
但是食品保障也要求农作物能够抵御极端天气。例如,IRRI已经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在被水完全淹没两周后还能存活的水稻品种,而且近来还在孟加拉国释放了两种耐旱水稻品种BRRI dhan56 和BRRI dhan57。[4]
而ICRISAT已经开发并试验了农作物、土壤和水管理的创新,它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的冲击。例如,它已经证明了改善高粱的种质能够帮助在更温暖的天气下维持农作物产量。高粱是雨养地区5亿多人的主粮。
将能够利用科学创新阻止正在出现的“完美风暴”。我们需要的是政府、基金会和国际组织的政治意愿从而在高地上启动第二场更绿色的革命。
Crispin Maslog是亚洲新闻学与传播研究所在马尼拉的一位顾问。他曾担任记者、教授和环境活动人士。他曾为亚洲新闻基金会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工作。
参考文献
[1] Hayes, A. C. and Zhao, Z. Population prospect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East Asia Forum, 2012)
[2] 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 Brief 43-2011: Executive Summary. 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 2011.
[3] Dar, W. D. Weathering the perfect storm. (Disaster Management Times, 2012).
[4] Dobermann, A. Blueprint for a greener revolution. Rice Today 10, 18–21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