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让北京昌平草莓重焕生机

种出好草莓,离不开健康的土壤。近年来,为解决草莓规模化连年种植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和草莓品质降低的难题,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充分发挥工作职能,结合种植户生产实际,在草莓生产区积极推广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改良技术,探索出了京郊草莓土壤改良好模式,受到广大种植户的纷纷点赞。

问诊切脉:草莓连茬种导致设施土壤板结

草莓经济效益高,这让许多农户特别舍得投肥,每年草莓都连茬种。久而久之,大棚里的土壤变得“硬邦邦”,土表在干的时候出现了白色的粉末,湿的时候有砖红色的粉末。草莓不仅越结越少,顾客也反映没以前那么好吃了。

“由于种植户用肥过多,加上设施大棚内是个半封闭的环境,大量未被草莓吸收利用的肥料只能以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最终导致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不易耕作。”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生态室主任文方芳介绍说。

相比其他作物,娇嫩的草莓对盐分十分敏感。“当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草莓先出现水分和营养吸收受阻,之后缓苗慢、死苗率高、植株矮小、明显缺元素、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文方芳说。

开方医治:生物除盐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为了尽快解决全市普遍存在的草莓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开展大面积调研和取土化验,提出了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改良技术措施。同时,结合当地种植户生产习惯,在众多技术中选择了生物除盐技术,并制定施肥方案,在昌平区试验示范推广。

文方芳介绍说,在草莓拉秧后,利用每年6-8月的农闲期,整地后每亩撒播玉米25公斤,玉米在整个生长期间不再施用任何肥料,而是充分利用土壤中多余的养分,只需在关键时期浇水,具体可按照时间表实施有针对性地操作。

“40-60天后,用旋耕机将玉米秸秆就地粉碎还田。此时,可根据上茬草莓苗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每亩撒施30-50公斤石灰氮,再用小型拖拉机从入水口,连续“S”形开6-7条浇水沟,灌水浇透后覆盖地膜,高温闷棚30-50天。之后,打开上下通风口,揭开地膜,再翻耕一次。7-14天后,每亩撒施复合有益微生物菌剂1-2.5公斤,整地、作畦、施肥即可开始下茬生产。”文方芳详细解释道。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的数据表明,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改良技术可降低土壤25%-75.2%盐分,为草莓生长创造低盐、安全的生长环境,大幅降低草莓死苗率。

“每个大棚平均收获4300公斤鲜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相当于投入13公斤氮和22公斤五氧化二磷,土壤逐渐变得疏松,有机质得以提高。”文方芳告诉记者,该技术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好,成本在30-500元不等。

斩断病根:让农民在培训中感受改土实效

一项好技术推广落地,相关的农民培训不可或缺。换句话说,只有让种植户亲身体验到土壤改变的好处,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他们保护土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让更多的草莓种植户尽快熟悉和掌握草莓土壤改良的技术,北京市及各区两级土肥工作站累计在全市开展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改良2.4万亩,培训农户近万人。

作为京郊草莓主产区,昌平区更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全区种植户关注和保护土壤健康。“我们除了每年开展相关技术内容的农民培训,还将该技术作为区级惠农政策,亩补贴7.5公斤玉米,已示范推广4000余亩。”昌平区土肥站站长张卫东介绍。

真招实干赢得良好成效。经过技术培训和实地应用,让农户对自家草莓大棚的土壤变化有切实感受,对土壤知识的掌握也变得相当专业。现在农户的大棚里白斑、红斑少了,土壤盐分降低了,有机质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也增强了,长出的草莓品质比原来提高了。

如今,通过引导种植户科学合理施肥,昌平的草莓种植变得更加绿色生态。原来一个草莓棚要施有机肥3吨,50斤复合肥,每次追10斤水溶肥;现在只需要有机肥1吨,复合肥不到20斤,每次滴灌5斤水溶肥。

今后,北京市、区两级土肥站将继续开展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改良示范和推广,从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改良三个方面,为农户提出最佳的土壤防治改良方案。通过政府引导、市区农业部门技术支持、农户落地实施的层层合力,引导全社会重视土壤健康,最终确保京郊优质农产品充足供应。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