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离世界第一方阵有多远

科技期刊,离世界第一方阵有多远

作为科技成果同行评价、交流、展示的载体,打造国际化、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了科技期刊,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科技话语权。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就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出版集团,有效引领新兴交叉领域科技发展、科技评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科技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那么,我国科技期刊目前在什么水平?如何能让我国科技期刊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科技期刊差在哪儿

差在“最好的文章”

“一个期刊好不好,还是看最好的文章是不是发表在这里。”《中国科学:数学》期刊主编袁亚湘院士介绍:“也就是说,重大的成果、重大的项目、重要的研究机构发的文章是不是在这里。当年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论文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个文章的SCI引用因子是多少,我们都记不住。但是屠呦呦的论文发在《科学通报》,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也是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就是好期刊。”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增加的百分比远高于其他国家。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010年的时候为1.76%,在2019年已经增长为2.23%。科技投入的加大,全国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发表论文的数量随之不断增加,然而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地位却与之不相匹配。

“以化学科学为例,我国化学研究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论文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反映在高被引论文的占比持续地提升,目前我们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占世界的1/5。一些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成果得以转移转化,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说:“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目前没能与科技进步同步。以化学期刊为例,北美占25%,欧洲占56%,我国占比仅为4%。尤其是高影响力的化学期刊均为国外拥有。”

这种科技期刊发展与科技进步情况不匹配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造成“最好的文章”外流严重。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光:科学与应用》主编曹建林介绍说,在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自然科学奖项里,以光学类为例,到目前为止,自然科学奖17项,技术发明奖14项,科技进步奖20项,总体51项。这些获奖成果的文章都发哪了?“在英文刊物上发表是在中文刊物发表的6.3倍,大量都在英文刊物发表。”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也感叹:“以化学化工领域为例,国际大刊的论文其中30%来自中国,但国内期刊却吸引不了本土的优质学者。”

显然,能够发表介绍高水平论文,从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已成为国内科技期刊的追求与梦想。“如果科技期刊能够持续在时间尺度上一直这么做,并且还能够大范围在空间(全世界)和知识领域尺度上大幅度做到,那一定能成为高水平期刊。”曹建林说。

差在发文量低

面对国际科技合作大趋势,提升国际学术竞争力、影响力,也是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的重要方向。

然而,提高国际影响力却有一个“硬伤”——发文量低。“我国被SCI收录的期刊近年有较大比例增加,但是因为总量和基础较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还非常大。例如说中国SCI期刊的占比现在仅仅停留在2.58%,而十年前是1.63%。在SCI的期刊数,美国3000多种,而中国目前才几百种。”钱旭红院士表示,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处于影响因子排序二、三级期刊相对较多,与传统的国际大刊的影响因子差距巨大。

在他看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综合期刊发文量还有待提高。据他介绍,在22个“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中,“近五年发文量基本没有上千,都是几百,而国际性综合期刊都是几千。国内期刊发文量偏低,总被引频次就较低,所以影响力还不够。”他介绍说,在国际化学领域的科技期刊,刊发文量一般几千篇以上,但是国内比较低,所以很难形成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来自《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的数据也显示,中国作者发表论文数量排在第2位,中国期刊发文数排第5位,与美、英在这两项分居前两位相比,我国的两项指标排名差距较大。同时,2009年-2018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总体发文量为正增长,增幅为70.10%。中文科技期刊总发文量则为负增长,降幅为2.64%。在我国科技论文产出稳居世界第二位的背景下,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总体发文量下降趋势值得各方关注。

国际化程度不足

除了发稿量不足这个“硬伤”,要使得中国科技期刊真的走上国际化道路,还有很多困难。“首先是期刊出版语言的国际化,中文杂志要真做到国际化,难度是非常大的。”袁亚湘坦言。他认为,所谓国际化包括很多因素,首先要办一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当然也就要有国际通行的运行模式。“还要有国际化的编委会,以及期刊作者来源也要国际化,还有审稿国际化,以及刊物、读者也应该是国际化。这就要求刊物的传播、发行也要跟国际接轨,才能真做到国际化。”

在袁亚湘看来,我国在很多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已经走到世界第一方阵,但是从科技期刊来说,差距还比较大。“我们的科技期刊在国际相对地位跟中国的科技水平在国际的相对地位显然是还不相称,这就意味着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对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建议:“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学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海外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聚焦共性问题,解决共同难题,深度融入国际学术交流圈。加强与境外出版发行企业互利互惠、合作,提高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切实提高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运作程度,推动我国学术走出去,积极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如何提升科技期刊质量

与领先团队保持密切联系

问题随之而来,科技期刊怎么才能抢到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呢?

一些科技期刊开展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例如,《中国科学:数学》开设了“海外名家”专栏,邀请国际著名数学学家,包括菲尔兹奖获得者来投稿,“当然这很难,但是还是有些成效。”袁亚湘介绍说:“一般是相关编委推荐,我亲自邀请。”他坦言,获得每篇顶尖水平的文章需要很多努力,“因为国际知名的大科学家往往非常忙,答应了,后来忘了,再催一下,编委需要不断跟进。”另外,通过组织特别的专题,邀请一些著名的学者,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文章。“我们平均一半文章来自境外,有一期专题国际文章达到83%,比例非常高。”

袁亚湘也同时强调,除了吸引国外作者介绍国际前沿的研究,中国要办好顶尖的国际化期刊一定是先吸引国内最好的文章。“如果中国优秀的作者、顶尖的学者,一半最好的文章发到中国期刊,中国期刊马上就上更高的台阶,这是显然的。”

在这一方面,《光:科学与应用》期刊尝试连续关注优秀的科研团队。据曹建林介绍,从2014年起期刊就连续关注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的系列科研成果,累计发表其科研论文达13篇。崔铁军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入选了中科院院士,而这些论文也入选2018年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这也看得出来,一本优秀的期刊就应该和本领域全球所有的领先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信任和友谊,这样人家才愿意把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里发表,最终促进真正形成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曹建林说。

提供特色服务

中国化学学会主办的期刊CCS Chemistry则提供特色服务来吸引“最好的文章”。“专家们为什么要选择CCS Chemistry来发表自己的变革性创新成果呢?”张希介绍说,因为这里可以提供很多特色服务——与许多收取高额费用的国外科技期刊不同,CCS Chemistry是开放获取期刊,不收作者、读者任何费用,对来自英文非母语国家的作者还提供个性化的免费英文编辑服务。

最重要的是,还开通了快速处理稿件的绿色通道。这样做是要抓住“在科技界第一个发表比在哪发表更重要”这个关键点。

张希举例说,曾有一篇关于纳米聚合新方法的论文,作者原文投到美国《科学》,赞同的人认为是重要的原创成果,反对的人认为更加适合专门的期刊。“这位作者先同编辑部联系,编辑认为这是化学领域的变革性成果,同意改投CCS Chemistry。投稿时要求作者提供对原审稿意见的答复和修改情况,编辑部根据答复和修改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发表,一旦接受发表稿件会加快处理。”张希说,到目前为止,CCS Chemistry已经出版了9期,吸引了来自加拿大、中国、德国、日本、美国、荷兰、法国、以色列、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论文。

抓住中医药、量子等优势领域

当前,在我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认为,抓住我国领先的学科和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领域,科技期刊更加容易取得突破。

“例如中医药领域,世界上所发表的传统中医药的研究内容,我们基本都是引领的。”他认为:“在中国领先的科技方向,量子力学、新材料、高铁方面容易出科技期刊的品牌,也要加强培育。”

对此,曹建林也表示赞同。“我们很多制造技术是国际公认领先的,例如架桥修路、高铁等,但是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并不擅长写文章。我们应该让这些中国的工程经验走向全世界。”他介绍说,目前正在积极地努力,相关的刊物已经拿到刊号,正在准备上线。

中国科协自2019年起开展的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试点探索,也显示出在我国的特色领域,科技期刊更易产生较强的影响力。

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刘兴平介绍,我国煤炭科学领域期刊目录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点,入选的60种期刊中,国内期刊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以中文期刊居多,这一方面是源于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领域科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学科具有本土特色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煤炭领域期刊发展较为成熟,与产业应用结合紧密,行业科研群体对国内期刊的认可度也非常高。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优势学科其期刊相对滞后,未来还有更多提升空间。例如,我国地学期刊分级目录涉及天文学、磁化学等10个领域,学科期刊总量众多,中国地质学会筛选了613种国内外优秀期刊作为源期刊,从中选取454种进入高质量期刊目录,分为两个级别。“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地学研究水平在国际上总体趋于前列,但国内地学的期刊明显滞后于学科发展,与国际高水平期刊存在明显的差距,学科专家经过慎重的考虑从科学、客观的角度将国内期刊与国际期刊分开定级。”刘兴平说。这也意味着在这些领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还需系统构建科技期刊良性“生态圈”

除了期刊自身的努力,要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整体的影响力,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表示,还有两大痛点亟待破解,一是集约化水平不高,二是缺少平台。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数据表明,统计到的4958种科技期刊分布于1291个主管单位,3083个主办单位,4288个出版单位。其中只出版一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108家,占全部的95.8%。可见,我国科技期刊的分布过于分散。

在吕昭平看来,摆脱这种过于分散的困境,需要集约化发展,这又与构建平台相辅相成,“集约到一定规模就会形成平台,平台依托于有一定规模的期刊技术和集团,可以实现更高的集约化。”

《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也指出要优化科技期刊与出版结构布局,支持若干科技期刊出版企业跨部门、跨地区重组整合期刊资源,打通产业链,重构价值链,形成创新链,使产业、技术、资本等协同融合,催生科技期刊发展新业态,推动构建科技期刊良性可持续发展生态。

“生态圈建设需要广泛的资源整合,不仅要期刊界和出版界,还需要管理部门、学术界、企业界、资本界等各方共同参与,说到底是一个产业问题。”

那么,如何从推动产业发展的角度建设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呢?吕昭平认为,首先要用技术来赋能,鼓励科技企业参与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现代出版业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力量,抓住以数字化、智能化促进期刊出版变革的重大机遇,建设数据化出版传播平台和科技文献数据中心,鼓励科技期刊引入企业力量协同办刊,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发挥科技类企业技术优势,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供数据支撑。”

冯士新也表示,科技期刊要紧跟科技发展趋势,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选题策划、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他认为科技期刊还应该“主动适应移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强优质出版传播能力建设,探索内容精准加工和快速分发的渠道方式,创新内容载体、方法手段、业态形式、体制机制,实现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科技期刊产业需要一流的编辑、出版、传播、运营和管理人才,我们要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投身期刊事业,让科技期刊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使人才成为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内在推动力。”吕昭平说。

科技期刊产业也需要资本为其注入新活力。“科技期刊产业的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进程,可借助资本力量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吕昭平说:“我们鼓励期刊界主动寻找资本,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也欢迎资本界携手科技期刊,激发市场活力,催化产业变革。”他表示:“希望社会各界参与到科技期刊事业中,汇聚力量,共同推动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