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试验成果如何

中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试验成果如何

12月26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主办的“新时代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清华大学钱班,以及北京大学元培等八所高校荣誉学院的负责人作主旨报告,探讨如何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解中国高等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吴朝晖表示,拔尖人才培养是高教领域的重要课题,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共识。

吴朝晖认为,在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浪潮叠加下,尤其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演进,对拔尖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拔尖人才培养的范式转型。由于技术深层次的交叉渗透正在加快推进,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复合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日益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培养精英型人才成为大势所趋。

吴朝晖表示,拔尖人才培养,更加需要引入“能力、素质、知识、人格”并重的教育理念,进而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清华大学郑泉水院士是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他表示,培养顶尖创新人才,要满足 “三大要素”——是否具备特定的历史机遇?学生是否对某个方向或问题充满激情?学生能否获得杰出导师提供的引导?

郑泉水认为,“钱学森之问”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识别并招入具有巨大创新潜质的人才,清华钱班总结出了5个维度的测评体系用于钱班招生、本科培养和毕业后的长期追踪。这5个维度分别是内生动力、开放性、坚毅力、智慧、领导力。

郑泉水发现,80%学生毕业时,甚至包括博士毕业生都没有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所以要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再到研究性学习的转变,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学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擅长的发展方向。郑泉水用了很多方法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比如小班上课、海外研修、不同院系间的流动机制、邀请不同方向的学术大师介绍最前沿的研究等。

为了让年轻人更具科技创造力,目前,清华大学正以钱学森力学班为试点,围绕“学生”“培养”“导师”“引领”等要素,探索“大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郑泉水表示,只依靠高校发现具有创新潜质的“苗子”,并不足以回答“钱学森之问”,还需改革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体系,这将是一场教育的大变革。

郑泉水表示,目前清华钱班规模还不足够大,还需要扩大试点规模。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常务副院长葛坚对竺可桢学院的具体运行做了介绍。浙江大学在广泛调研、综合分析国内著名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优秀人才培养方案, 在浙大设立混合班、工高班和强化班,并于2000年在前者的基础上创立了竺可桢学院,每届在全校选拔800人展开拔尖人才教育。

竺可桢学院的主修班分为三个大类和特色辅修班,在每个大类下设立混合班,开设了图灵班、智慧能源班、数字金融班、公共管理英才班、新神农班等交叉创新平台;搭建荣誉系统平台,深度融合学生选拔、学生分流、学生学业评价、深度科研训练、导师制、院友交流等八大模块;链接全球资源,引进国际一流师资,实现学生国际交流率100%,其中赴境外Top20 高校和Top5学科交流率在25%以上;探索书院制管理模式,建设新型学习生活共同体。

其培养模式可以总结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结合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

竺可桢学院对所有培养类别实行全员导师制,每一个本科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甚至可以按自己的研究意愿,跨学科选择导师。

同时,学院引入高层次人才参与拔尖人才培养,以计算机科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图灵班为例,导师团队由1位图灵奖得主、4位院士领衔,高层次人才指导占60%。

2017年至2020年,竺可桢学院学生科研创新成果共计1551项,国家、国际学科竞赛获奖388项,产生论文专利等学术成果144项。

吴朝晖评价竺可桢学院,“经过20年的发展,竺可桢学院扮演了浙大梦之队、试验田和引领者的角色,成为浙大因材施教、精英培养的金字招牌。”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主题为立德树人、荣誉教育、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的分论坛和校友论坛,以及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竺可桢学院分会揭牌仪式。

拔尖人才教育始于2009年,为解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入围高校展开拔尖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