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学家容启亮: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是同哪一个国家去竞争,它的稳步成长,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义务,就是它拉动很多我国产品的创新,还有就是技术的发展。”近日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参与嫦娥五号探测器“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研发的香港科学家容启亮如是说。
容启亮是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副系主任,多年来,他和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专家携手研制出多项太空仪器,包括应用于2013年嫦娥三号及2019年嫦娥四号的月背探测任务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及2020年应用于天问一号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等。
今年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个小时的月面工作,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踏出了中国首次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关键一步。
容启亮回忆,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开始工作后,他和团队全程盯着发回的信息,包括电流、电压和温度等数据。“所以我们这几天都没有睡觉,等到它将样品罐放到上升器里面,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容启亮介绍,“表面采样执行装置”包含两个可抵受摄氏200度的采样器、两台耐高温的近摄相机以及初级封装系统。其中,初级封装系统初步重量约为2.5公斤,最初已被认为是很轻的设计。但他和团队仍然精益求精,通过创新的方式,将系统设计中的“样品罐”融合在整个机械结构里,让重量最终缩减至1.5公斤。
“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探测器的载荷重量有限,因此,如何将装置的重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又能保证各部件正常运转、顺利完成样本采集工作,就需要团队在机械设计方面力求创新。”他指出。
由于“表面取样执行装置”在面向太阳的一方运作,容启亮和团队在设计时还考虑到装置要在极高温下运作,并须承受太空穿梭期间及月面的极端环境,包括升空及着陆时的冲击及震荡、月球的真空环境、太阳风及宇宙射线,并要确保装置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样本仍然保持稳定。
因任务十分复杂、环环相扣,在容启亮看来,任何细节只要出现微细错误,便会令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全部白费。他非常感谢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其中不少青年科学家的冲劲,更是令他倍感欣慰。
“他们(青年科学家)很有冲劲,什么时候都同你交流,所以是没有白天和晚上的分别的,他想到什么就找你,这个很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是很重要的。”容启亮说。
作为多次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中国航天的“老将”,容启亮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认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基本上是很稳健地一步一步向前,这种稳步成长,拉动了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可以“更进一步”。
谈及未来的目标,容启亮表示,不久的将来,“表面取样执行装置”还将应用于嫦娥六号探月任务,他和团队将再接再厉,继续为中国的“探月之路”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