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暨辽宁省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推进会圆满成功
2020年10月17日,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农村中心”)、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辽宁科技厅”)主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辽宁农科院”)承办的“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暨辽宁省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推进会在沈阳举办。农村中心、辽宁科技厅、辽宁农科院三方签定《合作开展“100+N”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备忘录》。这标志着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在辽宁正式启动。来自辽宁14个市科技局负责同志,有关国家园区、国家创新型县(市)、乡、村、企业等百余名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辽宁农科院沈外所在12个分会场通过视频参加了会议。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佟昭,农村中心主任邓小明,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胡益锋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2019年10月份以来,在辽宁科技厅主动对接、辽宁农科院积极探索下,辽宁推动“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此次会议具有“五个一”的特点:辽宁省成为第一批加入“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的省份;建立了第一个以改革整合的辽宁农科院为载体、覆盖辽宁全省的模式;第一次吸收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加入体系;第一次设立视频分会场深入到基层研究所;第一次有市、县、乡、村四级基层代表结合地方需求和实践,进行生动分享和交流互动。
彰武县兴隆山镇党委书记王银介绍了科技支撑全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希望通过“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互动,带动全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逐步实现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北镇市常兴店镇范屯村唐英魁书记介绍了科技助力本村葡萄产业提质增效的情况,希望能够在聚集各类创新服务资源的“100+N”体系中实现共创共享,提高全村葡萄等产业的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中国林业科学院院长刘世荣、阜新市委常委林艾民、辽宁朝阳喀左县县长刘敬华、辽宁正业花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微等代表也做了发言。
辽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国民介绍了经事业单位改革,原省属涉农、林、渔相关17家院所进行整合,组建新的辽宁农科院的情况。他表示,改革提升后的辽宁农科院将通过“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立足辽宁农业发展重大需求,构建农业产业服务体系,不断探索农业科技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充分发挥辽宁农科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为辽宁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建设做出应有贡献。辽宁科技厅王学来副厅长讲话时指出,辽宁科技厅将有效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继续大力推进构建以辽宁农科院为主体,各级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新型经营主体、金融部门等广泛参与,产学研用等各类要素集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上下衔接、纵横交错的新型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更好推动辽宁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佟昭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辽宁要借着全国“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首个入选省的发展良机,积极开展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服务新模式的探索,打造日臻完善的辽宁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辽宁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胡益锋副司长介绍了 “十三五”以来国家农业农村科技工作进展,重点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民生改善、支撑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对“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相关谋划做了解读。
邓小明主任在讲话中指出,面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充分尊重地方需求和有关单位意愿基础上,农村中心会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与创新主体、服务主体共同建设“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提高成果转化服务效能,促进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集聚下沉,着力破解产学研用对接难、项目基地平台人才融合难、协同创新跨界难、社会资本资源进入难等长期困扰农业科技创新的难题。邓小明主任强调,备忘录的签署意味着辽宁“100+N”体系建设工作在更高的水平迎来一个新的开始,各合作方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上下联动、同题共答、主动谋划、成果共享”原则,确保合作任务落实落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实践。
邓小明主任在会上应邀做了“农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专题报告。会后,农村中心一行前往辽宁农科院、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以及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