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的枯落物动态和养分循环差别
发表日期:2020-11-13 12:21AM 阅览次数:
喀斯特地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通常被认为是土壤浅薄、岩石林立、水分、养分匮乏的陆地生态系统。然而,热带地区广阔的喀斯特生态系统却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石山森林”景观随处可见。关联在植被和土壤之间的枯枝落叶层,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水文功能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输入和分解极大地改变着土壤的养分库、碳储量,并指示着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与功能动态。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喀斯特森林,但对这种森林与枯落物相关联的一些生物-非生物生态过程和响应机制尚不清楚。
版纳植物园生态水文研究组助理研究员朱习爱与相关组员、联合版纳生态站陈辉副研究员和邓云助理研究员等,对生态站森林枯落物和养分动态的长期监测数据(石灰山季雨林-喀斯特森林,热带季节雨林-非喀斯特森林)进行了全面整合分析。结果表明:(1)与林冠盖度、LAI等指标相一致,喀斯特森林的枯落物年产量(9.75 Mg ha–1 y–1)明显低于非喀斯特森林(10.49 Mg ha–1 y–1),气温、风速和太阳辐射对枯落物产量的影响较明显,且枯落物产量高峰期均出现在旱季的2~4月;(2)枯落物现存量表现为喀斯特森林(2.92 Mg ha–1)> 非喀斯特森林(2.38 Mg ha
相关结果以Litterfall biomass and nutrient cycling in karst and nearby non-karst rainforests in tropical China: a 10-year comparison为题,发表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喀斯特、非喀斯特森林的凋落物特征和土壤养分差异
喀斯特、非喀斯特森林凋落物组分的月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