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也要“安全第一”( 8:20:18)
数字经济作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要素,已经像水、电、油一样,渗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每个环节。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达8.2%。在农业领域,数字经济正在通过数字技术对农业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发挥节本增效的强大功能,农业数字经济已经在决胜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媒体能够充分带动线上用户到线下体验,在让“流量”转化为“能量”上表现出了超强动能。农产品电商在打开农产品销路、减少流通成本、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等方面优势显著,已经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的多年实践中得到证明。2020年,国家“互联网+”战略下应运而生的各类买菜APP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切实解决了生鲜农产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减少人员聚集,抑制疫情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虽然农业数字经济相较而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影响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安全事件不时出现。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网络安全。要充分发挥农业数字经济的新动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必须要打好网络安全的基础。一是要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农业数字经济运营者需根据《网络安全法》和等级保护制度的有关要求,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二是要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水平。农业数字经济运营者必须时刻警惕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采取双重身份验证、SSL证书、强口令策略、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不断提高员工和用户的安全意识。三是要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农业数字经济运营者要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确保所管理的数据安全,主动预防勒索病毒、钓鱼推送、恶意暗链等安全威胁,做好用户姓名、手机号码、定位信息、账户信息等个人隐私的安全保护。
引自: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