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杂”品种专家:四十三载坚守与希望

云南日报,2012年10月19日

勐海县勐遮镇曼纳麻村示范种植的“滇杂35”早稻7月中旬开镰收割。据农科人员实割测产,20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690公斤,生育期缩短10天左右。这意味着,在“早籼改早粳”示范中,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滇型杂交粳稻品种,既能解决早季籼稻米质差、抗寒性差的难题,也保证了晚稻栽插节令不受影响,成为扩大我国早稻面积、提高早稻品质、促进农民增收的成功范例。

“来云南之前最担心高温环境下粳稻的适应性。实地看下来,长势还不错。”开镰收割前半个月,中国水稻所副所长胡培松专程从杭州赶来勐海县参加“早籼改早粳”鉴评现场会。在田间地头近距离观察“滇杂35”的丰产性状后,作为鉴评组组长,他在鉴评意见中对“该品种作为早稻种植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给予首肯。据这位早籼品种改良专家介绍,粳稻总体品质好,老百姓更易接受,在耕地面积有限的当下,“早籼改早粳”已成为我国调整水稻种植结构的大势所趋。但由于籼、粳稻在抗高温和耐低温上各具优势,如何使它们优势互补,米质又好,国内育种专家已探索了几十年。基于这样的背景,勐海“早籼改早粳”的成功示范,标志着具有云南省自主知识产权的“滇杂”品种,已在籼改粳探索中赢得了先机。

作为“滇杂”品种的传承者,云南农大稻作所早在两年前,就结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发展双季稻的需要,筛选部分“滇杂”组合在低海拔的勐海县早稻种植区进行“早籼改早粳”试验。早籼品种对种植环境温度要求高,而云南省早稻种植期间常因遇“倒春寒”而影响产量。选育有耐寒品质的杂交粳稻替代籼稻种植,不仅能提高云南省早稻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对我国早稻区种植的籼稻品种的更新改良也具有示范意义。云南农大稻作研究所能够赢得先机,得益于43载不平凡发展历程中的希望坚守。

曾经创下过亩产1100多公斤辉煌的“滇杂”品种来之不易。1965年,云南农大专家李铮友发现水稻不育半株,并于1969年育成中国第一个粳稻不育系。1984年成立的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由时任云南省副省长、滇型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李铮友教授兼任主任。“滇杂”成为与日本创建的“BT型”不育系并列的两大杂交粳稻不育系细胞质之一。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尽管“滇杂”品种的推广应用已历经近30年,但因部分种子纯度、落粒性、抗病性等技术难题还未完全破解,产量起伏不定,导致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甚至出现过全省生产上滇杂种植面积为“零”的纪录。一时间,“滇杂”饱受质疑,有人担忧“滇杂”变“滇砸”,有人建议“另起炉灶”,研究推广一度陷入低谷。

“杂交籼稻已推广种植上千万亩,我们至少应发展到几百万亩。”回首当时的逆境,现任所长谭学林对导师李铮友的心愿,以及稻作所团队的坚守记忆犹新。“育种难免有风险,滇型细胞质只要没有致命缺点,就应该逐步解决技术难题”。作为“滇杂”的创始者,稻作所没有理由放弃,有责任扛起“滇型”发展的大旗。带着这一共识,科研团队着力种质和技术创新,稳定不育系,提高种子纯度;多点试种、严格生产规程,观察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环境中的适应性,探索“先稳产、再高产”的发展之路。

受复杂的遗传、环境因素影响,育种专家要在上千、上万份材料中选育稳定性较高的不育系,优选出杂交优势新组合,历经十年八载并不鲜见。近10年来,稻作所团队分工协作,分别在基础性种质材料收集保护改良,不育系、恢复系选育,杂交优良组合配制、选育,抗性等领域协同创新。与此同时,在省内外不同海拔、不同光热区域选点实验。不懈的坚守与创新,确保了种子纯度基本稳定,“滇杂”种植开始“起死回生”。2002年以来,滇杂31、滇杂32、滇杂40试种表现优势明显,创下百亩平均产量850公斤以上的纪录。近年来,滇杂品种在腾冲、隆阳、大理等地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连创佳绩,目前滇杂品种在云贵高原及湖南部分粳稻区年推广种植50多万亩。

“从教训中发现问题,在创新中寻求发展。目前,滇型杂交稻品牌重新得到社会认可,并与种子企业合作,实现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作为亲历者,谭学林坦言,走出低谷的“滇杂”,正以全新姿态迎来最佳发展机遇期。由于粳稻具有米质好的优势,全国种植业“十二五”规划,已将“籼改粳”作为战略要求提出。面对机遇,稻作所科研团队选择了主动出击。除了在省内的临沧、新平、勐海、弥勒等低热区选点培育杂粳组合外,已推介了部分滇杂材料到广西、湖南试验种植。近日,又与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达成合作育种试验共识,为该省在“十二五”期间发展1000万亩粳稻,选育适宜的滇型杂交粳稻品种。“利用云南立体气候和丰富的稻种资源,选育具有籼稻遗传背景,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滇型杂交品种”,稻作所的科研团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记者 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