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战略能力
高等教育应主动承担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责任使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面对危中有机的复杂形势,我国需要提高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形成稳定的经济格局和持续的增长动力。
高等教育与专业人才供给和科研创新紧密相关,可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部分高校还未能找准自身在区域发展新格局和新业态中的供给定位,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导致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复合型、技术型人才相对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人才培养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和效率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能力。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从“威斯康星精神”到“曼哈顿计划”,再到“硅谷模式”的巨大成功,大学总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不断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通过与产业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持续提升治理水平,赢得崇高的世界声誉。我国高等教育应立足区域发展需求深化改革,主动承担增强区域经济动力的责任使命。一方面,要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机遇挑战,根据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领域的发展规律,及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另一方面,要明确不同高校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以更高质量和更适切的教育供给提升劳动力知识水平和技能素养,持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充分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为代表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核心城市交通线路辐射周边区域,带动整条发展带;区域之间根据地域位置、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等客观因素的不同,分别锚定各自专攻的发展方向。这一战略部署既符合我国各地区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的客观条件,又遵循资金、人才、技术生产流动的经济规律,有利于区域资源在更高层面上整合优化。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直接影响区域教育供给效率及教育功能的发挥。我国高校生均经费的省际差距明显,中西部地区高校人才流失严重;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未能很好地发挥引导高校服务区域战略发展需求的作用,部分高校仍以“综合性”“全科式”发展目标作为各类资源的分配使用依据,造成区域教育资源存在重复投入的低效率情况。
高等教育应参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资源整合逻辑,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经费资源方面,完善区域高等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拨款标准制定及动态调整机制,利用专项教育经费拨款的政策工具,提升财政政策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服务区域特色发展需求的精准性。在人才资源方面,充分考虑高校教师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建立符合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禀赋条件的教师选聘、培育与交流机制。在学术资源方面,鼓励区域重点高校通过高校产业联盟等形式共享学术资源,以多种方式带动不同类型高校之间、高等教育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广泛合作。
同时,要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改革引导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战略。评价机制设计应充分考虑高校区位条件、人才培养类型、学科领域知识生产规律的区别,重视社会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反馈,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权重;鼓励高校立足区域发展需求进行,形成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应以促进区域教育供求平衡为依据
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新兴一、二线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与层次结构质量形成了新的需求。区域高等教育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协同效应愈发显著,高校的集聚和辐射范围由中心城市延伸到周边城市群。区域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和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来临,要求教育服务供给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间分布不平衡,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难以形成集群优势。学科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变革的节奏,部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脱节。从国际经验来看,一方面,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思路与区域经济特征。譬如美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国际金融中心)、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制造业中心)和西南部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科技研发中心),以区域发展特色为基础分别衍生出金融、工程、计算机等优势学科群。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也很重视解决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失调的问题,尽量做到中心城市与偏远地区兼顾,例如日本文部省于1976年公布的《整顿高等教育规划》提出,限制在大城市内增设大学,使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应该遵循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规律,以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优势学科集群。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完善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和机构类型。
(作者:薛新龙,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苏丽锋,系该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