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读书活动走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今天(10月20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走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开展“全国政协书院”湖南省政协读书群线下交流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委员们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们展开热烈讨论,共话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

线下座谈让线上交流更接地气

1984年成立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创始人是曾任省政协副主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为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的专业科研机构,这里诞生了杂交水稻的若干明星品种和育种材料,达到了超级杂交稻研究的世界最高水平。

座谈会上,省政协委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带来了一个个好消息。

近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盐碱地水稻基地,耐盐碱水稻(海水稻)平均亩产稻谷再破千斤。袁隆平院士表示,在中国实现耐盐碱水稻种植1亿亩的目标,前景很美好。


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耐盐碱水稻种植基地 资料图片

“几千年的不毛之地种上了水稻,当地农民从不相信到利用我们的技术大力扩种,现在周边已扩展了几万亩。”齐绍武介绍。

与此同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单位还走出国门,多年来积极帮助非洲国家,如马达加斯加等国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久前,袁隆平院士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提到希望在湖南建一个全球粮食安全中心,今天农业部科技司已来湘调研。”齐绍武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球面临粮食短缺的情况下,袁老高瞻远瞩提出这样的设想,这对中国、对湖南都是一件好事情。

这些好消息,让委员们为之振奋。

为何选择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召开读书线下交流座谈会?“这里是我省乡村振兴、粮食生产的智库,通过线下的交流,使我们在读书活动中分享的信息,离实际更近一些、离老百姓更近一些。有利于我们把党的政策、对粮食生产、乡村振兴的指示要求,与群众的想法更紧密结合在一起。”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曹英华介绍。

在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邓文华看来,湖南是一个农业底蕴非常深厚的省份,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传出的一个个好消息,让大家对粮食安全充满信心,对读书活动充满期待。

推动读书成果在实践中发挥效能

座谈会上,委员与专家们围绕粮食安全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白德朗这些天正在田间忙收种。他认为,粮食安全是个大概念,不仅包括水稻,还包括马铃薯、红薯、木薯、淮山等粮食替代品。此外,海洋蓝色粮仓的发展也值得关注。

“藏粮于技是我们科研人员的本份,在杂交水稻的主产地湖南,我们要保持杂交水稻的领先地位,抢占技术的制高点。”长沙市政协委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孟良说。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实验室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俊建议,既要解决粮食安全也要兼顾效益。“种植高附加值的优质稻能提高效益,但它产量不高,解决不了粮食口粮安全问题,而且市场容量有限。要立足学科与杂交水稻中心优势,大力发展优质超级杂交稻。”吴俊说。

省政协常委、省作物研究所所长李莓认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调动和保护“两个积极性”,“今年水稻受灾,怎么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这是现实的问题。我们将在单位发动思考、开展调研,争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座谈会上交流氛围浓厚,大家一致认为,线上线下的读书活动,开拓了思维,也为精准建言打下了基础。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周杏武说,通过与农科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专家展开线下交流,增加了开展好读书活动的信心。

曹英华表示,委员们要体现政治、专业、实践三个维度的水平,在读书活动中提出的系列思考,可以是理论、是从农村调研了解的实际情况、从科研活动获取的成果,并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齐绍武说,将动员中心的专家与省市区的政协委员联动,将平时工作中的所思所想,以及发现的问题在读书活动中反映出来。

“我作为政协委员,代表着科研一线的科技人员,我想依托我们实验室,依托中心科研骨干,将一些调研情况、科研成果进行整理,作为读书活动收集资料的来源,让更多人关注‘三农’,并爱上读书。”省政协委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常硕其说。

(来源:湖南政协湘声号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gSMoGq3JExB2U-LB2n25T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