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11项科技成果亮相工博会
有限次使用连体防护服、非织造材料为抗疫物资生产“保驾护航”、让颜色拥有数字“身份证”……9月15日,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在沪开幕,东华大学11项科技成果参展,这些项目服务国计民生、助力产业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东华大学科研攻关更是开启了“加速跑”。
急!难!要做就做疫情急需、国内没有的
1月28日,大年初四,从江苏老家赶回上海途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主任朱美芳一条条浏览着疫情报道,口罩、防护服急缺,医护人员存在感染风险……这些都牵动着朱老师的心,她紧急召开线上主任办公会议,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医卫防护材料应急专项申请通知及指南。“要做就做疫情急需、国内没有的”,朱美芳团队青年教师相恒学副教授当即启动防护服应急专项研发,与校友罗章生创办的当盛公司合作,力争尽快生产出高品质、有限次使用的防护服送到抗疫一线。
没工人、没原料,科研团队与公司负责人拿出“科研攻关争分夺秒”“重新回一线当工人”的那股劲,开发出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耐撕裂性能为普通防护服面料的2至3倍。团队研发出集高防护性、服用舒适性和持久耐用性于一身的优质有限次使用防护服,经钴60辐照杀菌后可重复使用,部分物化指标甚至超过了美国杜邦公司的同类产品,产能短时间内达到每天生产约2000件。该项目还入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紧急启动的高端防疫产品攻关项目。
科研攻关,为抗疫物资生产“保驾护航”
新冠疫情期间,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手术服等非织造医用防护制品成为了尤为关键的防疫“利器”。纺织学院靳向煜教授团队针对口罩防病毒的关键材料——纺熔非织造材料的特性及使用工艺集中科研攻关。
针对纺熔非织造材料过滤效率低、滤效与滤阻难以有效平衡等问题,靳向煜带领团队立下“科研军令状”,开展《高品质纺熔非织造过滤材料及长效驻极技术》研发,开发梯度过滤结构,重点提高材料蓬松度和纤维直径均匀度,降低过滤阻力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容尘量,口罩透气性更好;针对熔喷工艺,开发出专用长效驻极有机母粒,通过驻极技术使非织造材料带上静电,过滤更细更多的颗粒,进一步提升过滤效率,相关产品过滤效率≥95%……与普通口罩相比,既提高了佩戴透气舒适性,又实现了高效防护。团队还研发了高压长距尖端电晕放电驻极装备,采用外置式电晕充电方法对纺熔非织造材料进行驻极处理。
目前,系列纺熔非织造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通过与国内纺熔非织造材料龙头企业合作实现成果转化,并建成示范生产线十余条,所生产的纺熔非织造材料大量用于医用口罩、民用口罩、儿童口罩、防护服、隔离服等生产,有效保障了此次新冠疫情中抗疫物资的生产。
让颜色拥有可全球通行的数字“身份证”
中国红、蒂芙尼蓝、星巴克绿……这些大家熟知的颜色已经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在纺织品设计和生产中,如何实现对面料颜色的高效精准管控及数字化传输交流成为一大全球化难题。
面对纺织企业普遍存在的这一难题,纺织学院张瑞云教授团队开始在色纺纱配色、面料仿真和面料数据库领域开展科研攻坚。从2012年至今,团队自主研发全光谱染料和色纤维的反射光谱体系和高覆盖色域体系,创建了混色和单色的光谱匹配模型,确保了混色样品和单色面料的高度匹配;研发面料虚拟仿真和影像数据库并实现智能检索。《色纺纱与色织面料颜色数字化系统》项目实现了色纺纱颜色快速测配与预测系统,优选色纤维各类混色方案和适合的配色模型,一次配色准确率达到85%以上,大大提高了色纺纱配色效率;大容量色织面料库智能检索系统,采用三类算法对大容量面料库面料进行快速准确定位,万张样本容量单幅图像检索最低耗时约3秒,最高准确率达95%。该项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4件,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以此为部分技术内容的“纺织面料颜色数字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东华大学参展项目还有“新型智能功能聚氨酯材料”“CHES-FY 纺织材料手感风格测试仪”“新型绿色高效钛系纳米催化剂的开发及其聚酯产业应用推广”“高性能液晶聚芳酯纤维”“航空级热塑性复合材料”等,用高质量科技成果打出“智能牌”“环保牌”“生活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