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论坛 | 李道亮:守初心、担使命——为加速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尊敬的姜书记、孙校长,各位领导,各位青年教师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1999年我博士毕业留校任教,21年来,我和我的团队持续开展了水产物联网相关理论框架设计、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产业化应用,始终把“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加速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作为我不懈努力、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作为从事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我想分享三点体会。

始于梦想,科学规划,精准实施

梦想是动力的源泉,心中有梦想就会激发无穷的动力。梦想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规划和计划,长期叫规划,短期叫计划。实现梦想的过程,就是规划和计划实施的过程。21年来,我制定了远景目标,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及学期计划,并努力付诸实施。

记得刚博士毕业时的远景目标是:用7年的时间晋升教授。当时很直接,也很短视,根据教授晋升条件,找差距,补短板,并为之而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的跨越。

然而此后我却感觉有些彷徨。2003年晋升教授后的2-3年,我一直在思考,下一步我的目标是什么。那时,我到荷兰、比利时、德国和英国访问,访问期间,深入了解了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山东的农村长大。有一年坐公共汽车回老家的路上,看到窗外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与发达国家农民所使用的的现代化技术相去甚远,强烈的对比不禁让人感叹:我国的农业太落后了,而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的教授,若不能把农民从落后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就是失职。

因此,2006年,我做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策——从软件转向硬件,特别是传感器及自动化技术方向的转移,要用机器实现农民劳作的代替。随即制定了新的远景目标:用10年的时间成为国内知名的专家。我所理解的“知名”,是指理论有一定的引领性,研究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实现大面积应用,并且能够参与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从而真正解决农民疾苦。为此,我制定了2个5年计划,前五年重研发,后五年重应用和完善。而今,14年过去了,我已经作为牵头人起草了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我们团队研发的传感器和软件平台也在全国大面积应用,部分还走出了国门,我也获得了长江学者、国家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基本实现了2006年制定的目标。

我的下一个远景目标就是到2035年,用3个5年规划,成为世界领军的团队,加速我国农业装备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推进,并在世界上有话语权,并为之在技术、产品、应用和人才团队等方面而努力。

把农业最需要的作为研究方向,把解决农民疾苦作为工作梦想,把梦想、规划、计划和实施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自身发展。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感受。

面向需求,基于创新,勇于实践

我是研究农业自动化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机器对人工作业的替代。通俗地讲,我们的任务就是用机器来替代农民的劳作,从而来解放农民。这就要了解农民的需求。因此,我要求团队的研究选题都要来源于养殖企业或农户的需求,从需求看背后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然后拿出方案,最后验证这一方案是否能够真正满足需求。

不去现场怎么知道农民干什么活?所以我的研究生都要求到养殖现场去。印象最深的就是2012年,当时还没有建立实验站,为获取淡水珍珠蚌养殖溶解氧变化与控制规律,我的一个女硕士研究生一个人在江西都昌的农民家里住了4个月,获得了完整的一个养殖周期的试验数据。一个女学生吃住在农民家里,坚持了4个月,作为老师也很心疼,但是她坚持下来了,锻炼了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了吃苦精神,对她后来找到工作并终生受益。

我鼓励学生在对国内外前沿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在我们这个领域做世界第一人。到实践中寻找“世界第一”的问题,我们碰到了,别人没遇到,我们就是世界第一个发现这个问题的人。研究不是平的,总能找到属于世界第一的切入点,这是创新的源泉。

我的感受是:做研究,面向需求,基于创新,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正视失败,迎难而上,成于实干

按照统计学来讲,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和研究中,失败是经常发生的。我们团队研发的传感器从2010年走出实验室到真正产品8年,遇到了上百次失败。我常常勉励团队中的青年老师和学生,也以此自勉:面对失败,要有一颗平常心,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困难中磨炼意志,屡败屡战,直到成功。

当前,我国的农业正经历千年之未有大变局,我们生其时成其事,让我们携起手来,肩负起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再用30年,把老旧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版图中抹去!与大家共勉!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