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均一万美元的台阶上如何看待中国农业?(2020-9-10 8:41:57)
2019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属于中等发达国家中的偏高水平,其中农业GDP占比为7.1%,也就是说在人均1万多美元中,农业的贡献是710美元。同时,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农林水支出为22420亿元,占农业GDP的31.8%。农业还重要吗?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答案永远是肯定的。但是,在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农业仅占约7%且财政支农数额庞大的背景下,已经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否,更要真正地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未来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待农业发展,支持的力度要继续加大,支持的方向重点是绿色生态导向,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农业经济功能的相对下降是一般趋势
在国家层面,农业GDP占比越来越低。1952年中国GDP总量为679.1亿元,第一产业占比为50.5%;1978年中国GDP总量为3678.7亿元,第一产业占比为27.7%;2019年中国GDP总量为990865亿元,第一产业占比下降到7.1%。仅从经济结构来看,农业已从“半壁江山”变为“绝对少数”。
在农户家庭层面,农业经营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194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元,2018年增加到14617元,名义增长331.2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0倍。农民收入中,农业经营性收入占比越来越低,1990年农业经营性收入占比为75.7%,工资性收入占比为20.3%;2009年农业经营性收入占比为49.0%,首次降到50%以下;2015年工资性收入占比为40.3%,首次超过农业经营性收入。到2018年,农业经营性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7%,外出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此外,城乡收入差距大,城市对农村劳动力仍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2019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为2.64。与之对应的是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1952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12.46%,到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上升到60.6%,未来还将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综上,无论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是对农户家庭的收入贡献来讲,农业的经济功能都在弱化,并且从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国际经验来看,还存在进一步弱化的空间。例如,农业发达的美国和荷兰均是在1978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当年其农业GDP占比分别为1.33%和3.53%,到2018年进一步下降到0.9%和1.63%;又如日本和韩国人均GDP分别在1981年和1994年超过1万美元,其时农业GDP占比分别为1.94%和5.66%,到2017年分别下降至1.19%和1.96%。但这并未影响这些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2017年美国的农业支持资金占其农业GDP的45.1%,欧盟为37.3%,日本为79.5%,韩国为79.6%。
农业经济功能相对下降的背后是生产能力的极大提高
实际上,农业经济地位是伴随着整体经济的上升而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农业GDP占比从50%到7%的背后是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大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农业的良性发展是支撑人口增长的基础条件,1949年全国人口为5.4亿,2019年全国人口为14亿。在静态环境下,人口的倍数增长将带来对农产品需求的等倍需求;但在动态环境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需求也将升级,例如过去人们主要是对主粮的需求,后来对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多,以卡路里计的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将远高于人口的增长水平。1949年全国粮食生产总量是11318.4万吨,2019年是66384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是7649万吨、3309万吨、3201万吨,分别是1982年的5.7倍、11.8倍和19.8倍。同样,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不仅满足于保暖,越来越趋向于时尚和多样化。
此外,农业GDP占比较低还有技术上的原因,计入第一产业统计的主要是初级产品价值,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没有统计在农业部门。
农业的多功能性将愈发突出
随着农业经济功能的相对下降,农业的其他功能将日益凸显。一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社会功能。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讲,农业作为保障十几亿人吃饭穿衣的基础性地位长期不会动摇,并且随着其经济比重的下降,这种基础地位将越来越被视作一种公共物品而得到政府、公众的强调和重视。二是农业所传承的文化功能。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农业承载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中国有15项重要农业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我国的广袤乡村,还散落着各种传承已久的习俗、知识,乃至制度,这些可能是“乡愁”的重要来源。三是休闲娱乐功能。乡村已经成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成为休闲旅游的目的地,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亿。四是生态环境功能。全国大部分国土、流域、森林、草地等都在农村地区,农村是生物多样性的集中地,也是国家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功能是其他所有功能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粮食持续产出能力、保持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吸引游客来访的根本。
可以说,农业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生产的基础能量的来源,也正在成为集文化、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综合体。然而,农业作用那么大,产值却这么低,价值和价格之间的鸿沟就是农业的正外部性,有的已经逐步转化为市场收益,例如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超过8000亿元,但大量仍未通过市场反映出来。
后1万美元时代如何看待农业发展
未来我们将面对的现实是:越来越少的人为越来越多的人生产食物,并且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人均1万美元的台阶上,不是讨论农业重不重要,而是要思考如何让农业可持续地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并对农业的正外部性提供足够的激励。
第一,要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看待农业发展。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重大全球性灾害、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冲击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实现充分自给,将成为真正的“卡脖子”问题。因此要在超越经济的层面看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问题,粮食安全跟国防安全一样,保供给就是保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保障口粮的绝对安全,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第二,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要加强而不是减弱。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将越来越少,农民收入对农业的依赖越来越低,而全社会的农产品需求却是越来越大,农业的公共性功能愈发凸显。面对“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质疑,答案永远是中国人养活中国人,进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要树立“宁可多点,不可不够”的观念,还要以“产品-服务-功能”三位一体的眼光来重新衡量农业的价值。因此,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能减弱,而是要加强。
第三,农业的支持保护要转向更加绿色、生态。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生产水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力,保护耕地是最有效的囤粮手段,保护山水林田湖草就是积攒鱼虾蟹肉蛋奶。因此,未来农业支持保护资金和技术要更多投入到土壤改良、节水节肥节药、秸秆粪便等副产物利用等领域。
第四,农业自身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的农业一定是绿色的现代化农业。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将产生三方面红利:一是由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减量和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带来的减排红利;二是产品质量提升带来的产品红利;三是产地环境改善带来的生态红利。要在农业领域着力探索外部性内部化机制,通过生态补偿、优质农产品认证和市场监管、农业产业链延伸等手段将以上“红利”变成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
引自: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