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技创新券:为复工复产“加把劲”

首都科技创新券:为复工复产“加把劲”

一张小小的首都科技创新券,连接着创新链上的众多环节,彰显着北京在促进企业与研究机构协同创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的努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科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研发受到不小的影响。首都科技创新券推荐机构北京京仪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完成“高承载柔性质心测量仪的设计及开发”,并协助企业成功申请首都科技创新券15万元,支撑了企业资金需求和产品研发,提升了企业应对疫情能力。

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精准发力,是首都科技创新券的显著特点。今年7月,北京市科委、市财政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利用首都科技创新券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提出优先支持“围绕复工复产,顺应数字化转型需要,由小微企业与首都科技创新券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开放实验室)联合开展的在线办公、在线服务、企业服务(产品)的数据化处理与应用等提高企业服务能力的研发项目”。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不断扩大开放实验室范围,进一步增加推荐机构的数量,优先支持科技防疫和复工复产有关项目,首都科技创新券工作的价值就是企业需求有人帮。”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首都科技创新券强化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服务支持,提高企业科研能力,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对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创新机制弥补小微企业研发短板

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和创业型中小微企业,是北京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柱。但缺乏创新资金、创新人才、创新管理技能,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等因素,阻碍着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首都科技创新券鼓励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利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资源开展研发活动和科技创新。

2014年底,北京市科委与市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了首都科技创新券制度,并配套发布了《首都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旨在推动首都科技资源服务中小微企业,解决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难题。

首都科技创新券主要用于鼓励北京市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充分利用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计创新中心,以及经认定的公共服务机构的资源开展研发活动和科技创新,由政府发放。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向实验室购买科研活动时使用,收取首都科技创新券的单位到指定部门兑现。

据了解,首都科技创新券针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与开放实验室合作进行支持,为有创新意愿但缺乏资金和研发实力的小微企业提供了“雪中送炭”式的帮助。

首都科技创新券制度的实施,体现了其支撑“双创”的时代意义。在制度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进一步盘活首都优势科技资源。

“科技创新过程需要不断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处于初创阶段的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通过发放首都科技创新券,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社会公共财政手段,分担了创新的风险,鼓励创新创业。

首都科技创新券由政府出面向企业发放,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都可按科研需求申请首都科技创新券资金,随用随付,提高了财政资金支持覆盖面。企业用首都科技创新券购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上研发服务机构的科研服务,起到了“代金券”的作用。

“首都科技创新券还是‘导航仪’、‘进门条’。”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首都科技创新券团队中有一大批熟知在京高校、科研院所服务能力的服务机构,如“导航仪”般帮助企业准确找到对位服务;首都科技创新券还是帮助企业进入象牙塔的“进门条”,让小微企业也能享受高校院所的研发服务。

多方联合促进协同创新

在疫情期间获得首都科技创新券支持的北京中消晟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智慧消防、智慧市政等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针对目前消防系统在提供准确火情、指出准确路线、以及集中干预逃生拓扑时分布的关键节点不够精确的问题,该公司拟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智能消防系统。然而,企业自身的研发力量却不足以完成此任务。

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北京北达燕园微构有限公司作为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和北京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纤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牵线搭桥,推动实验室为企业开发新型多模态智能消防系统提供高水品技术支撑。

北大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负责人介绍,由于企业的要求比较复杂、开发难度较高,找到合适的合作方还是比较困难。联系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后,由专业服务机构北京北达燕园微构有限公司推荐了北京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纤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促进双方开展研发合作;同时,专业服务机构在与企业沟通后,协助企业申请了首都科技创新券。

“首都科技创新券项目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提升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最后再反哺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北大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2015年5月,北京百华百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研究一种药用蛋白——替奈普酶的重组表达上遇到了困难。当年6月,在首都科技创新券的支持下,百华百汇委托中科院专业服务机构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签订了“毕赤酵母表达替奈普酶(TNK-tPA)的研究”项目合作,合同金额20万元,研究结果令企业满意。

据悉,针对企业的发展实际,政府通过首都科技创新券积极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帮助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同开放实验室建立联络,使其可以较为容易地借助首都科技创新券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购买科技服务,引导其利用首都优质的科技服务资源,弥补自身创新资源的不足。

北京市自2014年开始实施首都科技创新券制度,促进小微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产学研用合作,调动了高校院所服务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热情,有效促进小微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

同时,首都科技创新券搭建起了小微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桥梁。小微企业对市场需求敏感,接触到大量的科研成果,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小微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仅在2019年度,就有352家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通过首都科技创新券得到了创新资源的科研服务。首都科技创新券实施过程中,共引入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1家单位、679家实验室作为创新资源供给方,有48家创新型孵化器、行业协会等科技服务机构参与首都科技创新券推荐工作。

首都科技创新券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

推动复工复产政策再发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疫情影响下,很多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面临资金周转紧张、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为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财政局等部门为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下足了功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部署,根据北京市《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平稳发展若干措施》中“鼓励企业用好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以及创新券政策”的有关精神,结合《首都科技创新券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科委与市财政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利用首都科技创新券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

为助力复产复工,《通知》要求扩大开放实验室范围。“我们采取逐批梳理特色服务、全面开放各类资源的原则,支持原有开放实验室开展服务,鼓励小微企业积极与开放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而符合条件、未在之前列入服务机构的实验室,也可申请加入首都科技创新券服务体系。”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通知》要求进一步增加推荐机构的数量。为更多地发现和挖掘企业科研需求,扩大服务企业范围,北京地区符合条件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成果转移转化机构、联盟、协会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或社会组织,可申请作为推荐机构,更广泛地发现企业需求。

此外,《通知》要求优先支持科技防疫和复工复产有关项目。除了围绕复工复产,顺应数字化转型需要的研发项目外,还优先支持由小微企业与开放实验室联合开展的防疫技术或产品检验检测、病毒检测诊断、动物实验、疫苗和新药研发、防控救治技术及产品攻关等提高疫情防控产品品质和性能的科研项目,以及有助于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运行效率的在线服务产品或系统研发项目。通过首都科技创新券项目的实施,提高企业研发实力。

为了深化京津冀三地科技资源的协同服务,《通知》还要求加大京津冀三地科技资源的开放服务力度,协同促进三地企业复工复产,对在京小微企业与河北省、天津市开放资源的科研合作,企业在线提交合作申请,对符合要求的科研合作项目给予首都科技创新券资金支持。

首都科技创新券开展深入调研对接,以小微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政策支持。

精准施策成效初显

正是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像北京科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产品研发和生产经营不断走向正轨。

北京科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新产品的开发,主要包括自动化机电设备,智能化的工控软件以及集成系统的企业。在前期的研究中,该企业已经研究并开发了用于小负载机载设备的传统质心测量装置,已应用于某研究所的设备测试及装配生产中,代替了传统精度欠佳的人工测试工装。

但在被测试产品的升级改造过程中,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新原理的测量装置提高精度,增大承载能力,然而,该产品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所需的研究经费较多,研究周期较长。

受疫情影响,企业无法正常开展本产品的研发工作。通过首都科技创新券项目,该企业找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装配及机器人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可以解决企业在相关设计理论、原理等基础研究上的薄弱环节,突破产品开发方面的瓶颈,最终实现该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与优良的性能。最终双方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20万元的项目合同,并由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补贴15万元,同时解决了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问题。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疫情期间,北京南山居生态农业公司的线下经营活动受到不小的影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顺义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促成北京农林科学院为其开发“认养农业创意体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技术,并推动企业成功申请首都创新券17万元。

“为了更好地宣传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我们精心制作了十余条图文并茂的宣传信息,在新媒体上发布,并广泛转发,让企业了解政策。”北京顺义区企业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顺义工作站合作单位之一,疫情期间,促进会积极通过线上渠道开展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宣讲,并举行线上沙龙等活动。

“为推动复工复产,首都科技创新券将更加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疗健康等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对小微企业(创业团队)在科技创新创业过程中,围绕以上领域与开放实验室开展的测试检测、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研发设计等科研活动重点给予支持,使支持方向更加聚焦。”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首都科技创新券也为高精尖产业发现和培育“金种子”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围绕高精尖产业,首都科技创新券新增了72家开放实验室,包括16家设计创新中心,17家民营实验室以及39家高校院所实验室。

同时,结合十大高精尖产业类别,首都科技创新券还形成了服务资源目录,共有91个细分服务领域的707家实验室参与到首都科技创新券科研服务中。

“通过对每家实验室的服务资源、服务特色、具体服务内容、科研队伍、科研成果及主要仪器设备一一进行梳理,形成首都科技创新券线上服务内容的展示。”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需求企业可按图索骥,看得见、找得着、对得上,首都科技创新券网上高效、精准地找到所需的资源和服务。

疫情期间,首都科技创新券积极开展线上政策培训。

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首都科技创新券推荐机构重点是要发现企业需求,通过积极宣传组织,有效缓解了企业与政策之间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小微企业对政策关注少、缺乏了解的难题。

据介绍,首都科技创新券一大特色是积极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推荐机构对小微企业的前期引导和培训等工作,疏通现有的障碍,再通过组织和扶植专业服务机构,带动社会力量帮助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同开放实验室建立联络,自然形成科技创新依托科技资源的良好生态环境。

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一站多点”等服务网络,首都科技创新券服务广大中小微企业。

“推荐机构的引入,在确保首都科技创新券的执行效率的同时,增加双方互信,督促项目落地。”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确保首都科技创新券目标实现的同时,锻炼了推荐机构能力,从而使其未来成为引导科技服务业的重要力量。

通过首都科技创新券工作的开展,专业服务机构对高校院所内各开放实验室的研发测试及对外开放服务的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专业服务机构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对接过程中,并充分发挥专业服务机构的特长,为促进小微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的产学研用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需求是重中之重。有效的科技需求对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科研服务经济非常重要。”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首都科技创新券等工作体系,有效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也提升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专业服务机构的接力服务,让北京地区任何一处企业的科研需求都能到达有实力的开放实验室,通过科研合作,让企业复工复产所需的产品更加具有科技元素,也让企业具备了发展后劲。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首都科技创新券将加强培训交流,促进各方资源协同联动,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使首都科技创新券更好地为复工复产、创新创业做出更加有效的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