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究生走进福建三明献计当地农业发展

本网讯 近日,我校资环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先冠赴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田乡,开展“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返乡研学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建言献策。

一、做好农业气象观测分析,加强灾害应对能力,助农增收

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陈先冠参观了水稻制种田和气象观测站,并就如何科学应对烟稻气象灾害进行了宣讲。大田乡将水稻制种作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助农增收的产业,并通过开展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然而,以烟稻轮作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天气影响较大。

大田乡通过建立农业气象观测站,监测大田乡的降雨、风速、风向、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等要素,并传递到远程终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调研过程中,陈先冠发现,当地虽建立了农业气象观测站,但气象数据服务不够到位,当地农技人员对气象数据的观测、获取以及分析还有待提高,限制了气象为农服务。为提高当地应对气象灾害风险能力,完善当地气象防灾减灾能力,陈先冠针对当地的农技人员和农户开展了“气象灾害对烟稻生产的影响和对策”主题宣讲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气象灾害的认识以及应对烟稻生产常见气象灾害的能力,宣讲效果良好。

二、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推动农户生产标准化,助农增销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当地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能保障当地农业的质量安全,还能推动当地农户生产标准化。大田乡黄桃产业发展较好,种植黄桃300余亩,产量约15万余公斤,保障黄桃的质量安全对黄桃的销售至关重要。在参观调研过程中,陈先冠参观了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并对黄桃的农药残留进行了细致的检测,检测得出当地黄桃的农残均低于标准线,符合销售标准。

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加强专业合作社作用,助农脱贫

笋制品加工是大田乡的特色产业,全乡林地18.38万亩,毛竹林4.03万亩,年产笋干2800余吨、闽笋2000余吨,建成了万亩“两高一优”竹笋两用丰产林和万吨笋制品基地。同时,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入社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竹笋生产资料的购买、产品的销售、运输、贮藏以及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大田乡充分发挥当地特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加强专业合作社作用,为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助农脱贫。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为我校研究生了解农业现状和发展需要提供了最直接的途径,研究生在实践中积极思考,发挥专业特长,将专业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当中,为当地农业发展给予生产建议和科技服务,在助力脱贫攻坚中注入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