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科技体制不够健全 部门各自为政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粮食‘十连增’上,如果从更长的时间尺度看,比如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尽管有各种各样原因的影响,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粮食的单产、总产是持续显著增加的;农产品的多样性与质量也是持续显著增加的,过去农产品紧缺短缺的现象已彻底改观。应该说科技起了重大作用。”
新年伊始,刚刚从外地考察回京的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到201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5.2%。“可以说,科技进步始终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
李家洋表示,当前世界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相较欧美等农业科技强国,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实力近年虽有显著提升,但仍差距明显。只有加快创新步伐,才能抓住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大好时机,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才能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农业科技面临新考验
2013年年底中央召开的一系列会议都没有离开“三农”工作这一重要主题。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都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并将科技支撑上升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李家洋说,“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必须做到一马当先。我们有责任当好农业科技进步的领头羊,有能力也有实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家洋直言,“十连增”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培育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专用的突破性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提高单产水平;必须提高重大动物疫情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能力,为动植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安全提供保障;必须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农产品储藏加工、农业信息化等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的科技创新能力,研发精准平衡施肥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节能技术、养殖业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
搞科研出身的李家洋并不讳言目前科技体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科技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体制缺乏顶层设计,相关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课题重复,分工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再比如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特别是原始创新的重大成果比较少。目前我国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包括一些高端蔬菜与花卉品种,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进口。另外,科研与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不合理。国际上,科研、转化和商业化生产的比例通常为1:10:100,我国则为1:0.7:100,等等。
李家洋介绍,“中国农科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旨在探索解决不适应农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紧紧围绕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使命,从‘顶天’、‘立地’两个层面,把握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创新工程成效初显
2013年初,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正式启动实施,这也是继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之后,被财政部作为“国家三大创新工程”之一予以重点支持的又一重大改革实践。希望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改革探索科研新体制、管理新机制,回答产业对农业科研的重大需求,支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李家洋告诉本刊记者,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以来,针对存在的研究所之间、研究所内部学科方向不明确、学科发展不平衡、布局重复、科研资源配置不当,一些传统优势学科弱化、新兴学科发展不强、交叉综合学科尚未形成,科研领军人才匮乏、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绩效考核与薪酬机制不利于学科团队建设等等问题,农科院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
一是面向国家农业产业重大需求和国际发展前沿,顶层设计了以“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为基本架构的三级学科体系。全院共设立了8大学科集群,130个左右学科领域,300个左右研究方向,解决了研究所发展目标模糊、科研方向混乱、研究力量分散等突出问题,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农科院长期以来科技项目、研究方向和科技活动随竞争性、短期性项目摇摆的被动局面,对凝聚特色和优势、形成长期稳定的科学研究、谋求重大突破,意义重大。
二是在科学构建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农科院按照“整体设计、统筹部署、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发展好的多支持、发展快的早支持”的原则,目前已先后分两批遴选了22个研究所193个科研团队开展创新工程试点。依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同管理”、“以岗定薪、绩效激励”和“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原则,重构研究团队,形成了崭新的研究力量。
与此同时,对遴选出的科研团队按其稳定科研所需经费的60%左右予以长期支持,剩余40%左右的经费鼓励科研团队通过竞争性渠道获取,探索形成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支持模式。从而解决以往科研学术浮躁、短期行为突出、难以出重大成果和重大突破等问题。
三是探索建立开放竞争的新型用人机制。在李家洋看来,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机制,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最充分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建立一个“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定岗定酬、绩效激励”的分配机制、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至关重要。
在创新工程实施过程中,农科院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人、岗位固定、人员流动”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首席科学家、骨干专家等优秀人才,并实行动态管理;创新工程岗位设置科研、技术支撑、管理三个序列,按创新岗位数,现有科技人员中至少有40%进不了创新工程,由此建立了竞争、流动、以研为先、以人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任用机制。
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目标,院、所、团队、岗位实行分级、分期、分类绩效考评制度,建立了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据了解,2013年中国农科院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218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奖的科技成果6项,首次实现自2000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全覆盖;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是历年来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年份;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研究员还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农科院六大作物增产增效模式研究,为未来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
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2014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的第二年。据李家洋透露,即将召开的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会议,将从九个方面部署全院的改革和创新工作。
一要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建立以绩效导向为核心的新型管理、评价与分配制度,探索委托第三方独立开展研究所绩效考评的工作方式。
二要积极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研究所布局及学科领域拓展上取得实效。据了解,中国农科院的机构编制构成复杂,有公益类、农业事业单位、拟转企和已转企四大类型,改革难度很大。李家洋强调,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把改革与现代院所建设和科技创新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研究所理顺业务职能与人员编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三要加强重大科研立项和成果培育。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提升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平,做好重大理论性突破、关键性技术创新与重大品种、重大产品创制等储备性成果的培育工作。
四要提升科技兴农力度。中国农科院将建立粮食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开展战略研究的同时,加快构建粮食增产增效综合技术生产模式,扩大水稻、玉米等项目的示范应用范围;深化与种子企业的合作,探索现代种业发展新机制。
五要优化学科与平台布局,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调整和优化全院学科体系、学科力量与区域布局,并研究制定今后5~10年全院学科布局方案。
六要强化人才团队建设,在中青年人才的培养上取得实效。李家洋强调,科研、支撑(科辅)、管理、转化示范4支队伍缺一不可,要以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抓好4支队伍的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尤其要处理好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关系,加大对中青年人才培养的政策力度。
七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走出去”,积极推进区域国际合作;加强与欧盟地平线2020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等战略项目的对接;探索人才引进与派出的新渠道、新机制。
八要强化宏观战略研究。李家洋强调,中国农科院不仅要在农业科研基础性、前沿性方面作出贡献,也应成为国家科技思想库的重要力量。据悉,中国农科院近期将启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的编制工作,启动“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为制定“十三五”各项规划奠定基础。
九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全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思想和政治保障。
李家洋表示,希望通过实施创新工程,按照“顶天立地”的总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最终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符合中国现代院所制度的科研管理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保驾护航。